晴時多雲

無魚島 不是開玩笑

◎ 李武忠

天下雜誌最近報導「台灣變身『無魚島』」,引起諸多關注。昨天自由廣場登出曾在漁港工作多年的粘清課先生投書「休漁 更要讓大海休養生息」,形同「業內人士」出面示警。這些,絕對不是危言聳聽,數字會說話:

台灣近海和沿岸漁業產量暨產值(十二.九萬公噸,三.五萬公噸;八十九.二億元,二十六億元)較十年前為低(十五.九萬公噸,五萬公噸;一二三.三億元,四十四億元),魚類體型(如牡蠣、鯖魚、貝類等)也由大變小,單位漁獲努力量下降,漁業規模日漸萎縮。而日本推動有成的栽培漁業,在台灣也談了三十多年,卻因為「人事糾葛」到頭來一場空,反讓中國後來居上。可見,雖然漁政機關強調重視漁業資源養護,並設立海洋漁業保護區、實施人工魚礁投放、魚苗放流等,但實際效果並沒有顯現出來,各種漁獲量逐年下降。

在政府相關機關長期宣導下,無論前朝的「海洋立國」或是現任的「海洋興國」,都一再強調海洋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然而媒體此刻大篇幅揭露台灣海岸已經快速流失,漁港密度世界第一(許多已成廢港),沿近海漁獲量卻少得可憐,已幾近成為「無魚島」這個幾近公開的秘密。其實這樣的缺失已經存在多年,卻因為漁業並非台灣經濟主體產業,致未引發外界關注,讓台灣逐步從「美麗島」走向「無魚島」。

受到過漁、非法捕魚、混獲、海拋等人為影響,魚類資源正走向枯竭。為此,國際間達成責任制漁業共識,除全面取締非法漁業活動外,並減少漁業配額讓魚類休養生息,相當程度限縮了遠洋漁業發展空間。政府應該儘早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把重心從遠洋漁業轉到沿近海及養殖漁業,避免把我國漁民的生存權交由別人(國際分配漁業配額)來決定;並提高二、三級產業比率;建立完整的沿近海漁業資源資料庫,據以研擬適當的休漁制度;再者透過資源評估訂出各經濟魚種的最適捕獲量,合理分配給不同型態的漁民;最後積極推動海洋牧場,引進漁村力量參與資源養護工作。多管齊下,認真執行,我們才有機會避免「無魚島」惡夢成真。

(作者現任大學教授,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