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談收視率

◎ 林呈綠

在目前普遍低收視率的時代,如將抽樣誤差值列入計算之後,現行的收視率其實已經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然而,這不完全是調查公司的問題,只能說電視收視率是一個大眾傳媒,也就是無線電視時代的測量工具,等到分眾的有線電視時代來臨,收視率的數據參考更已經岌岌可危,更別提個眾的數位電視時代了。以通俗的話來形容,就是以現行的調查方法,去測量數位電視的收視狀況,有如在奈米時代還用米達尺來當測量工具一樣,都是跟不上時代了。

至於說,是否可在系統台的頭端,進行數位電視的收視調查?其實,這種忽略樣本代表性的調查,嚴格說來,數據僅可供參考,但不會、也不應該是做為業界標準的收視率調查。

如要繼續深究,台灣電視收視率還有幾個大問題,諸如產出電視節目的電視台,對於有如標示產品成分的收視率調查,到底要不要拿回來主導的態度問題。還有一直都存在的蓋台問題,縱使每年都會影響二十幾億的廣告投放,但多年來大家竟然都可裝著沒有這件事一樣。

新聞局應該徹底檢視,除非「數位媒體收視行為調查及稽核委員會」能夠提出解決本文所提核心問題的新方法,否則還不如好好改善現行如蓋台的問題,或跟電視台一起動腦找出質化調查的方法,真正造福整個行銷傳播界。才不會像台電不思考解決現有問題,還拚命鼓勵(民營)設廠再去貼補一樣的有孔無榫。

(作者為資深廣告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