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認清中國對台經濟新攻勢

總統大選之後,中國加緊對台灣的工作。北京市長郭金龍前來「文化交流」,身兼國台辦、海協會要職的鄭立中台灣北中南趴趴走,而一水之隔的福建更大肆吹擂「平潭綜合實驗區」,近日行禮如儀的中國人大及政協「兩會」也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為對台灣工作定調。

在中國對台灣的各項新攻勢中,「平潭綜合實驗區」最引起討論。據中國方面宣稱,這一實驗區旨在「構建兩岸人民的共同家園」,採取「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五個共同」模式,以自由貿易港為號召,試行特殊海關監管政策。它打算在五年內招聘一千名台灣管理及研究人才,以約相當於一百萬到三百萬台幣的年薪,擔任包括實驗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在內的職務。

實驗區選在距離台灣新竹六十八海里的平潭,當然是以地利之便,希望透過優惠政策,全面吸引台灣包括中小企業、中下階層及中南部民眾前往投資就業。有異以往為吸納台灣經貿根基而推出的台商投資區或經濟開發區,實驗區打出對台灣人全面「放地、放權、放利」的口號,且可擔任公務員,但它「加快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目標並無二致。如此設計,一方面製造中國延攬台灣人共同管理耕耘這一「兩岸實驗田」的形象,並強化以福建為主的「海西區」對台灣的掏空工作。

不過,實驗區雖在台灣總統大選之後推出,福建省長也將率團前來推銷,從它包括港口開放和碼頭建設等基本設施還在進行,自由貿易港且預計明年啟動,加上平潭本身經貿等條件不優,這個針對台灣所祭出的經濟新攻勢,連親中的馬英九政府也不看好。儘管有若干政媒勢力為它極力敲鑼打鼓,台中到平潭的快速客輪也已配合開航,行政院長陳冲懷疑它在漂亮的口號之下,「目的不單純」,是馬政府難得一見的頭腦清楚之言。

然而,明知中國對台灣「目的不單純」,馬政府近日仍要進一步開放中國資金前來。按其進程,不但製造業幾乎全面鬆綁,中資參股面板、半導體等關鍵技術產業上限也要大開其門。同時,公共建設及服務業開放項目也將超過五十%,年底還有第四波鬆綁中資動作,台灣離對中資完全不設防的地步已經不遠。

除了中國對台灣的併吞野心及敵意,即使從經濟層面考量,馬政府對中資全面開放,最終也將嚴重危害台灣。長期以來,台灣儲蓄超過投資或超額儲蓄屢創新高,今年將達一.五兆元,顯示我國不僅資金不匱乏,還游資氾濫,所缺的只是因產業外移及產業政策失當所凸顯的適當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以國有企業為主的中資在各國攻城掠地,不論敏感技術、天然資源或基本建設,都已引起普遍關切,包括美國在內,無不設防,以免傷害產業發展及國家安全。

尤有甚者,即使在後進的非洲,中國不論以投資或援助為名,也引起關切及不滿,因為中國總是「肥水不落外人田」,把包括公共工程在內的商機與利益,都由自己人承包,對當地經濟及就業機會助益甚微。這種情況有如台灣接待中國觀光客,所謂商機及利益,事實上也有同樣的趨勢,於整體經濟助益有限;一旦對中資不設防,「肥水不落外人田」,乃至於產業受制於人、國安受創的惡果,勢必更為明顯。面對中國新一波經濟攻勢,台灣的因應之道就是在面對中國統戰攻勢時,應堅持自己的自主性,這也正是台灣社會所需要的基本態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