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快樂母語:屏東客語幼稚園、台南學甲邱藥師

◎ 張學謙

今年國際母語日的主題是:母語教學與包容式教育。一個值得關切的問題是:台灣的母語教學能否達成母語保存,促進多語使用?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目前的母語教育時間有限。為了促進母語保存,有必要推行母語優先的「沉浸式母語教育」。沉浸式母語教育中,母語不但做為教學用語,同時母語使用的時間要超過一半。

紐西蘭毛利人的母語幼稚園,是國內熟悉的沉浸式母語教學的例子。台灣的學前母語沉浸教學,也證實母語幼稚園不但可行,而且有重要的教育價值。

二○○七年屏東縣政府與屏東教育大學,就成功的成立台灣第一個客語沉浸式幼稚園(http://cclearn.npue.edu.tw/hakka/index.html),到了二○一○年已經有三十八個班級。

客語沉浸教學成果卓著,經過客語沉浸幼稚園洗禮的幼兒,客語聽說能力進步神速。原本不會客語的小孩,經過一至二個月的客語沉浸教學,就能以客語進行日常生活的對話。客語沉浸教學,不但強化客語能力,對非客語方面的能力,也有助益,接受客語沉浸教學的幼兒,在中文聽覺詞彙及數概念的表現,優於優於非沉浸班級的幼兒。更重要的是,母語沉浸教學能有效將學校轉型為母語得以重生的樂園,而非母語溺水而亡的地方。

屏東縣客語沉浸教育的成功,證明語言之間有著互助的關係,而非零和關係。在本土語言不斷流失的當下,教育當局需要放棄獨尊國語的做法,進行母語優先的教育,廣泛成立族群母語幼稚園,為瀕危的台灣母語注入強心劑。希望客語沉浸式教育能從屏東出發,傳遍整個台灣,各族群得以建立族群的母語幼稚園,為母語復振,培養新一代的母語使用者。

(作者為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教授)

邱心得的話 阿公阿嬤聽進去了

◎ 蔡銘燦

隔代教養是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往好處想,這本是母語傳承的最佳機會,可惜很多三、四年級生的阿公阿嬤卻錯失了!

我認識在台南學甲開業的邱心得藥師,他不但深具濃厚的本土意識,更對母語傳承懷有很高的使命感。每次聽他分享「推動」母語的經驗,用心盡力,令人感佩。

邱藥師對上門的顧客,總會特別留意祖孫的對話。如果聽到祖孫講的是「北京話」,他會半開玩笑跟他們說:「時代不一樣了,學生在學校講方言,不會被罰錢和掛狗牌了,別擔心,您應該教他們道地的母語才對。」甚至有時會正色的跟大人說:「您應該跟孩子講母語,中國話等他們上幼稚園和小學,自然就會了。」最重要的是,他也會跟阿公阿嬤「曉以大義」,分析利害關係:「您我年紀差不多,經歷同樣的教育環境,講的攏是不標準的『台灣ˊㄍㄜ語』,您教孫子中國語,反而會混淆了他們的學習。您應該教他們的是道地的母語,因為多會一種語言,將來就多一分競爭優勢。」邱藥師發現,這一招最管用,很多阿公阿嬤都聽進去了。

母語是珍貴的文化資產,一旦消失將不復返,台灣在中國國民黨執政下,別奢想他們會重視,就靠我們自己全力保存並傳承了。(作者為藥品行銷人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