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又一顆閃亮的台灣之光

台灣子弟林書豪在美國籃壇大放異彩,獲選NBA「單週最佳球員」,歐巴馬總統盛讚林書豪「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權威的新聞雜誌《時代》以他為封面人物,《紐約時報》特派記者前來台灣訪問阿嬤長輩,向讀者報導林書豪的出身與成長。一時之間,林書豪轟動體壇,風靡全球,維基百科有十七種文字版本介紹他,「林來瘋」(Linsanity)成為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及各國媒體焦點話題。台灣社會對於這位父母來自台灣的籃壇新星燦爛光彩,深感與有榮焉。

林書豪在美國職籃NBA的傑出表現,不僅顯現於他個人的球技、奮戰不懈、以智取勝、扭轉乾坤,也反映在他的團隊精神、謙和不居功、成名而樸實依舊的風度氣質。在執世界籃球運動牛耳的NBA創造風潮已極為難得,林書豪的傳奇更激勵了許多年輕人,有如歐巴馬所說︰林書豪了不起的故事,其意義超越了運動本身,連平常未必關注的人們,也深受吸引。

事實上,以體型來說,林書豪身高六呎三吋(一百九十一公分)與體重兩百磅(九十一公斤),在NBA並不傑出,即使彈性與速度,也未必出眾。或因如此,翻開他的籃球生涯,儘管從高中到大學時代都有不俗的表現,一旦來到職業籃球、高手雲集的NBA,兩年前從選秀開始,並不順利,未獲任何球隊青睞。即使從前年夏天加入職籃金州勇士隊,成為NBA有史以來第二位哈佛大學畢業生,因上場時間不多,也未有所發揮。直到兩個月前加入紐約尼克隊,才漸有表現的機會。

林書豪的風潮突然崛起,有天時,也有伯樂。就在本月五日,尼克隊因主力球員受傷,林書豪臨危受命,在對紐澤西籃網隊時代打,使命必達,不但擊敗對手,個人得分最高,助攻、籃板、抄截也表現出色。令人驚豔的他,因此取得先發資格,在其後連續六場比賽,以全隊靈魂人物之勢帶領球隊每戰必勝,不僅個人迭創佳績,原本戰績悽慘的尼克隊,勝率回到五成,主場的麥迪遜廣場花園也營收大增。

教練團對林書豪信任並給他機會,是有如伯樂識千里馬的佳話;特別是十五日對多倫多暴龍隊終場前○.五秒三分球逆轉勝的投球,出自林書豪主動請纓,顯見教練對他的信賴。當然,林書豪本身的優異表現,也才有教練團對這一初生之犢的器重。有如各方所見,林書豪的跳投、切入、單手扣籃等基本功夫,技術加上成熟的籃球智慧,是他引發風潮的道理。

籃球與棒球一樣,都是團隊進行比賽,明星型的球員固然重要,單打獨鬥卻難以致勝,必須靠球員合作。林書豪在球場上,以控球後衛角色,供球助攻是基本職責,這也正是他強調自己多出手、得分高不見得是好事的原因。同時,在致勝之後,他總感謝上帝,對教練、隊友心存感激,就是這種團隊精神及謙和的態度,讓這位NBA首位台灣裔球員繼曾雅妮、王建民、盧彥勳之後,成為台灣之光。

說到台灣之光,由於籃球運動的全球普遍性,林書豪的光芒,因此具有極大的環球效應。一如以往,台灣之光一旦出現,沾光自是人之常情,但總有人還試圖掠美;最近出現「林書豪是中國人」,中國浙江有官員言之鑿鑿,官方媒體還出現爭取加入中國球團的主張。正因如此,林書豪的伯父特別告訴《紐約時報》,「書豪的爸爸交代我一定要提到『林書豪和家人是台灣人』」;阿嬤向台灣媒體就此以台語說得更清楚︰「台灣人,正港台灣人,不是人家隨便說什麼人,因為他媽媽也是台灣籍的,咱都同一國。」

誠然,林書豪的外祖母在浙江出生,但與戰後移民台灣的外省族群一樣,如今都是台灣人。台灣在歷史上,不論先來後到,都融合成台灣人,這就是以台灣為主體的必然發展。事實上,不僅中國文化是台灣的一部分,即使日本、西洋也與南島文化一樣,都是構成台灣文化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林書豪這位台灣子弟揚名國際的同時,讓我們再度看到台灣文化的包容與優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