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定價的普度法會

◎ 林昕穎

在台灣,一般人都認為鬼月傳說以及中元普度,是融合佛教、道教和民間信仰的節日。中元節最常看到的法會是「梁皇寶懺」和「瑜伽燄口施食」,另外還有搶孤、放水燈、立燈篙等,主要用意在供養三寶、超度祖先、普度亡魂、放食餓鬼等;另外,農曆七月的諸多禁忌,例如避免上山下海、沒事少出門,「諸事不宜」也是許多人在農曆七月,求諸事順遂的自保之道。

近年來,餐館業、婚紗業、旅遊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為突破鬼月期間「等嘸人」窘境,逐漸擺脫「鬼月諸事不宜」的禁忌,藉由各種行銷手法,在農曆七月期間創造出亮麗業績,這樣的商業氛圍,也吹到各地舉辦的「中元普度法會」裡。

每年鬼月,各地到處可見寺院舉辦的「中元普度」宣傳海報。各類法會舉行天數不一,有一天到四十九天不等;布置的法會壇場也分成外壇、內壇,且在不同壇場,擺設的還是不同佛菩薩像、誦不同經典,舉辦單位也依信徒參加的法會種類,訂有不同收費標準,從數千元至百萬元不等。

「中元普度法會」竟然有收費標準?這讓筆者不得不對各地舉辦「普度法會」,是為了超度祖先、普度亡魂等善心美意,生起疑義!若信徒選擇參加低價法會,是否會讓人覺得沒盡力超度祖先,對祖先不孝,也不想對普度亡魂盡心呢?這類有定價的「普度法會」,是否符合「中元普度」原意?還是某些人為特定目的所巧立的名目?這類因為「定價的普度法會」引生的問題,或許是習於參加各類大小普度法會的台灣人,應該好好想想的問題!(作者為公務員,台北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