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二戰 如果美軍登陸台灣

◎ 陳儀深

沖繩的歷史之鏡照見什麼?

要研究「戰後台灣地位」的課題,雖然要先關注大國政治,但是對於鄰近的韓國、琉球在戰後的遭遇,也是不可不知。

琉球曾經有數百年的半獨立王國狀態,十四世紀即派遣使節進貢中國,一四○四年接受中國冊封,但一六○九年又成為日本薩摩藩的附庸國,琉球遂以這種「兩屬」的狀態維持其王國體制。不過一八七○年代的明治維新改變了藩政分權體制、「廢藩置縣」建立中央集權體制,薩摩藩改為鹿兒島縣,不久也把琉球國改為琉球藩。原本琉球對中國仍一貫施行隱蔽政策,但因宮古島民漂流台灣南部遇害的所謂牡丹社事件,日本出兵征台造成了琉球專屬日本的結果。

二戰之前琉球與台灣同屬日本,有比較密切的來往,二戰之後台、琉命運殊異。根據舊金山對日和約,日本放棄台澎但不明言歸屬,卻由中華民國政府因受降而接管;琉球群島則被規定「置於聯合國託管制度之下,而以美國為唯一管理當局」,此一託管持續到一九七二年「復歸」日本為止。

戰後美國政府—特別是麥克阿瑟所代表的軍方—從戰略觀點極力主張保有沖繩,或者將沖繩與日本切開,但琉球內部民意畢竟以復歸日本為主流,加上日本政府始終強調對琉球擁有「潛在主權」,美國終於將沖繩還給日本。

從血統、歷史而言,沖繩人並不是日本人,為什麼其中多數仍選擇「復歸」日本?除了六○年代日本的經濟復甦、民主政治等誘因,二戰後期並肩作戰抵抗登陸的美軍,想必促成相當程度的共同體意識。

網路上有中國知識份子把沖繩血戰拿來和南京保衛戰(大屠殺)相比,認為日軍與沖繩民眾堅守三個月、到最後一刻且以集體自殺或古老的儀式切腹自殺,而一九三七年十二月首都南京的中國軍隊只防守五天即全面崩潰、爭相逃跑,而南京市民且多引頸就戮毫無反抗…,這是一種反省角度;試想台灣若也遭逢大批美軍登陸,且與日軍並肩作戰,然後被美軍託管,結局會如何呢?由於接管的不是國民黨,不會誤以為自己是戰勝國,也不可能「復歸」紅色中國,既然經過一場血戰,那麼走向獨立的可能性應該不小吧。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前任會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