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選舉熱鬧,台灣本色!

明年一月的總統大選及國會選舉,原本是藍綠兩大黨對立態勢,最近突然熱鬧起來,幾個小黨及獨立候選人,紛紛加入戰局,一時間,選局從緊繃的兩極對立,漸往複雜的多角對抗移動。

兩極對立或多角對抗,未來如何演變?哪個才是選戰最後決戰主軸?目前尚難斷言,不過,多數選民不願被框在兩極框架,兩極其實無法反映台灣的多元,多黨多人競爭,選舉鬧哄哄,才能反映多元並呈的「台灣本色」!

以三十四席不分區立委之爭來看,民進黨、國民黨兩大黨將足額提名,台聯、親民黨也決定投入,未來至少有四個政黨拚戰不分區戰場,小黨如能跨越五%得票率門檻,就可分到兩席立委在國會發聲。

實施一選區一席制之後,七十三席區域立委原被認為是藍綠兩大黨囊中之物,非藍即綠,小黨及獨立人士在兩大黨夾殺下難有空間,上回選舉就呈現此一情況,目前兩大黨提名大致底定,也大都以對方為唯一對手。

不過,親民黨將提名十五人左右加入戰局,雷倩、邱珮琳等則組鐵三角聯盟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國民黨在台中、澎湖禮讓盟友無盟兩席,但不少選區紛傳不屬無盟的獨立人士部署,他們能否撼動兩大黨包辦?選票投下去就知道!

國會兩黨對立或多黨林立,哪個比較符合選民利益?其實不能一刀切!根據民調,台灣人民對兩大黨的信任指數,距離過半都很遠,像國民黨的民意支持度只有兩、三成,卻在國會佔七成,政策當然無法反映多數民意,一黨獨霸還不如多黨林立。

(作者胡文輝,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