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食「譯」味

◎ 劉建承

不知什麼原因,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世界」最噁心、最怪食物的票選活動,而台灣的道地小吃也挺爭氣時常榜上有名,從早期的臭豆腐到近幾年的豬血糕,以及前陣子沸沸揚揚的千年皮蛋(Chinese century egg/ thousand-year egg),都讓台灣意外站上國際媒體版面。綜觀這些活動的共同處是主辦單位絕少來自於亞洲國家,對於這些「榜單」所呈現的西方文明中心主義,或是背後的商業算計、宣傳噱頭當然可以大加撻伐,大做文章,但我覺得更有趣的是,究竟是食物的哪個部分令西方人「聞」之色變?令人作噁的會不會是「翻譯」?

漢人傳統美食論講究「色香味」三者兼備,而現代飲食消費則用「故事」來料理食材,那跨國的美食行銷呢?是否在每道菜的譯名上就要先聲奪人、引人遐想而非令人退避三舍。「七里香」代稱「雞屁股」不失為一個好例子。透過有意境的「譯」名,轉化「異」味,用文字去誘惑味蕾,發動大腦對食物的美好想像,產生的影響力其實遠勝於食物本身,望梅止渴的典故不老早就點出了這個道理。若士林夜市的「血」、「腸」以直譯的方式銷往西方國家,恐怕都需要隨附上禮儀桶。

當我們的社會急著要回響那份「榜單」時,有多少人會冷靜地去思考,意識到問題核心的所在。公部門會打「尊重不同偏好」安全牌,殊不知飲食絕對不是「偏好」的問題,它是包裝、論述、美學甚至可以是政治。美食家則會在說完「老外不懂」這句話後,教導如何加油添醋才會美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了。學者則會爬梳飲食文化史,解釋都是無知惹的禍,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見怪不怪。一般民眾會說「很好吃啊!」

飲食不只是衛生與美味,更牽引著文化認同、記憶機制、生活智慧等等。跨文化的飲食傳播更是連結著對異質文化的印象與想像,如何讓台灣限定的美食不再是西方人口中的異味,我們當用心翻譯美味。

(作者為臺灣大學臺文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