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發展就業優先的在地經濟

◎ 李應元

二千年新舊政府交替之際,經建會委託野村綜合研究所研究哪些產業適合台灣當作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經過產官學研的多次討論,該報告建議台灣發展面板、IC等產業,這就是後來「兩兆雙星」的由來。當時的專業認為發展資本密集、高門檻的產業,可讓台灣在全球產業分工中佔重要地位,應有較高的獲利且創造較優質的工作機會。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這是合理的判斷與決策。

但這些年下來實證結果顯示,我國經濟每成長一%,大約只能增加○.一一%(歐洲一般國家約可增加○.五%)的就業,根據今年監察院對行政院的糾正報告指出:台灣「科技業每投入一億元的資本只能創造六.四個就業機會,而傳統產業同樣投入一億元卻可以創造十六個就業機會。」並且科技產業的榮枯與國際經濟景氣息息相關,一旦景氣反轉,所受衝擊甚大。例如前年金融海嘯期間,就必須實施大規模的無薪假。即使國際經濟景氣熱絡,廣大非科技業的民眾並沒有跟著受益,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特別是家庭負擔沉重的中高齡國民。

因此,台灣除了科技產業這顆強力引擎外,另外需要強化以就業為優先的在地經濟。有此經濟雙引擎後,經濟的發展才會平穩,並增加國際經濟危機的適應能力。

而在地經濟就是要結合在地的天然景觀、自然資源、文化資產、人文特色與人力資源,創造在地的產業。具體的發展項目包括:提升觀光業的軟硬體品質、發展深度人文與生態旅遊、提高地方特產的質感、附加價值與行銷網絡。這些產業將創造眾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中高齡與剛從學校畢業者,也是目前失業率最高的族群。也唯有發展在地經濟,才能抑制台北不斷的磁吸全國資源,促進城鄉均衡發展。

發展在地經濟絕不是鎖國的表現,而是符合世界進步的思潮。今年二月聯合國發表厚達六百多頁的「綠色經濟」報告分析,由於資源配置錯誤,造成經濟發展的失衡與環境破壞。該報告主張重振經濟應要能兼顧創造就業、分配公平與保障弱勢;刺激景氣應同時減少碳依存、生態環境退化及水資源匱乏。這一切都與發展在地經濟相呼應。

(作者為前行政院秘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