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又見馬政府談判拙劣無能

◎ 邱銘哲

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片面宣布中國觀光客自由行將在六月二十八日正式啟動,試圖將兩岸事務「中國國內化」,主導兩岸協商的內容與進程。對此,馬政府不但沒有提出抗議,陸委會特任副主委劉德勳居然還出面唱和,表示「生效日將早於啟動日」。陸委會在這件事的處理上,不但顯示馬政府自我矮化,也再一次凸顯馬政府在兩岸事務談判上的散漫慌亂與拙劣無能。

在此之前,馬政府多次在兩岸談判還在進行時,宣布該協議將在某個時間點前生效,此舉無異自掀底牌,導致我方籌碼盡失。中客自由行也是如此,在談判尚未結束前,馬英九與吳敦義便多次表示將於六月底前上路。於是,台灣在這回合的談判中不斷被進逼而退守;將保證制度從「保證金」改成難以查核的「中方保證人」,就是一例。

這次,楊毅在兩岸談判完成前逕自宣布「啟動」中國觀光客自由行的具體時間,其實也犯了自曝底線的錯誤。我方原本可以此作為談判的籌碼,在程序完成之前,善用國內對之不滿的輿論,要求重啟協商,為台灣爭取更多的權益。畢竟,跟六月二十八日比起來,馬政府所承諾的六月底,時間是站在台灣這邊的。豈料,馬政府沒有把握這個良機,「生效日將早於啟動日」的說法,不但配合中國設定的劇本演出,將這個「六月二十八日」難得的談判籌碼交還中國,更進一步作繭自縛,反讓我方再次陷入必須限時完成談判的劣勢。

兩岸事務的談判,攸關台灣未來的發展前提。我們需要的是具有高度自主性、能制定有效談判策略、擁有高明談判技巧的執政團隊,才能維護台灣自主國格、為台灣爭取最大利益。從中國觀光客自由行的「啟動日」到「生效日」,我們看到的是馬政府卑躬屈膝的傾中心態與百無一是的談判能力。這款添加塑化劑的「正路丸」,應該趕緊銷毀才是。

(作者任職基金會研究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