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大專院校本土教育的未來在哪裡?

◎ 楊傑銘

一、少子化對大專教育的衝擊

根據主計處統計,台灣青少年人數(15~17歲)從1996年的115萬人,到2010年剩下95萬人,未來10年後也就是2020年也將創下新低的65萬人。可以預見的現象是,當青年人口遽減為現在數值的六成之後,國內的大專院校也將有大幅的縮減。而體制的改變可能有三種方向:第一,大專院校各系所共同縮減招生名額,讓少子化的傷害降至最低。第二,教育部介入建立大學退場機制。第三,透過市場機制的弱肉強食法則,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最終留下為數不到一半的公私立大學,以及三到五所國際型、全能型、研究型的大學。我想儘管有這三種可能,但目前的政府政策作法就是選擇第三個選項,畢竟在選票壓力考量下,能夠不碰爭議性議題,就會少失一些選票。一如政府對於房價的態度一般的說:『一切交由市場機制決定。』

面對未來,本土文化相關系所將面臨更大的考驗,其最大的挑戰來源不是中國中心論述的攻擊、不是內部文化場域資源的爭奪,而是少子化青年人口銳減所連帶引發的大學整併與倒閉的骨牌效應。可以預見的是,台灣的大學倒閉潮將比氣候變遷來得快速、並且全面衝擊大學生態,而人文社會學院、本土文化系所將是首當其衝,所造成的影響除了本土知識養分的急速流失之外,也將面臨被整併的首波名單。

而這一個市場機制究竟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學生的報到率,當一所學校沒有辦法招到一定的員額後,必然會因為營運不善的倒閉。為求生存不讓學校倒閉,校方必然會採取部分措施,比如說保留具有市場競爭價值的系所,淘汰不具市場競爭力的系所(比如說有專業技能的、有未來發展潛力的)。而台灣文化相關系所就屬於後者。

高雄師範大學客語所與中山醫學大學台語系即是明顯的例子,也都在近一年來不約而同的面臨廢系的命運。儘管最終兩系所都有保住,但這二次事件也表現台灣文化相關系所在一般社會大眾的看法,甚或是呈現學校對於台灣文化是否支持的態度。我想說的是,高師大客語所與中山醫台語系的問題將不是個案,而是所有台灣文化相關系所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二、大學教育必須負擔技職教育的功能

特別是在技職教育體系逐漸薄弱化的現在,大學教育將不再只被定位為學術人才培養,畢業生的就業率、量化的論文數目也被納入大學評鑑的項目。我們就以文化創意產業系所為例,根據教育部的統計,目前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系所(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等等)的畢業生至今共有238人,但至今只有133位找到全職工作,就業率僅達55.88%,反之失業率高達44.12%。這一個失業率的數字,遠高於全國青年(15~29歲)的失業率10.59%。

而這些生力軍,都是因應政府提出的文化創意產業相關政策,因而由教育部新設系所培養新興文創相關產業的種子,卻因為新興科系而在就業市場受到嚴峻的考驗。從這裡我們可以思考本土文化相關系所的情況,會比文化創意產業系所還好嗎?學生進入職場後的薪水會比一般平均值高嗎?(國人大學平均起薪2.6萬、碩士2.8萬)這就留給大家回到所內向行政人員查證,或者是向學長姐們打聽情況吧!

三、面對未來,殘酷的考驗已然成形

我為何如此勢利的提出這一些疑問,是因為『市場』永遠是學院畢業學生無法逃避的問題,我們儘管可以說學生就業與否並不是老師、學校的責任,但是沒有了市場與就業保障,連帶的系所在招生也同樣會受到影響,這是一個很實際且入世的問題。

但我們往往在學校中聽到的是師長繼續建議學生念碩士班、博士班,但這究竟是否是真的為學生好?學生是否真的適合繼續唸書?這一些問題不只是學生的責任,老師也應有責任告知目前的情況。

回過頭來說,當本土文化相關系所被打入政治正確下的產物、不事生產與就業的學門時,我們所面臨的到社會以偏激的價值觀來框架我們的身份。是我們努力的不夠,讓一般民眾仍無法理解我們在做什麼?還是我們做的事情,離人民太遠、太遠了?本土教育要落實與扎根,並不是培養多少碩博士生,每年寫出幾篇論文就可以解決的。假使我們一直在學術的象牙塔裡建構虛幻的榮耀,在升等與跳槽的遊戲規則中迷失了自己當初的初衷,如此一來,我們將離社會、人民越來越遠。台灣文化之所以重要,並不在於建國的神話想像,而是貼近人民的聲音。

面對未來,我們可能面臨傾向中國意識的執政政府藉由少子化的名義,實際上進行本土文化的清除,將全國台灣文化相關系所進行整併。換言之,本土文化相關系所可能是首波被裁撤的名單,甚而被併入中國文學系所之中,如此一來,本土運動者這數十年來的努力,很有可能到退回原點。屆時,台語文學、台灣文學論述之爭、資源之爭、意氣之爭,將不是開拓資源式的把餅坐大,而是唇亡齒寒的犧牲。(作者為中興大學台文所畢業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