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另一個「2B類致癌物」

◎ 陳椒華

違法添加於食品飲料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無色、無味,DEHP在高劑量時,會影響大鼠的生育系統與提高發生肝臟腫瘤之機率,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將DEHP歸類為第「2B類致癌物」,即確認為動物致癌物。

極低頻電磁輻射(Extra low frequency, ELF EMFs),與DEHP同,亦是無色、無味,超過三至四毫高斯以上長時間暴露,兒童白血病罹患可能增加二倍,亦被IARC歸類為第「2B類致癌物」。而且前台大公衛所退休教授林瑞雄等人,於一九九○年間發表數篇論文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現北台灣鄰近高壓電塔的兒童有白血病顯著增加情形。

極低頻電磁輻射(ELF EMFs)與塑化劑(DEHP)同是「2B類致癌物」,塑化劑違法添加已受到國人重視,而極低頻電磁輻射因變電箱、變電所、高壓電塔、地下高壓電纜不當設置,使得許多民宅極低頻電磁輻射超過二毫高斯以上,無數兒童民眾暴露於「2B類致癌物」中,罹癌機率大增。

當行政院辦公室、衛生署、財政部國稅局北區辦公室等,於近年來被披露相繼耗費公帑於改善辦公室極低頻電磁輻射至二毫高斯以下時,世界衛生組織二○○七年三二二文件也提出歐洲住宅平均僅○.七毫高斯,北美住宅平均一.一毫高斯,但為何至今民眾要求住宅也要比照政府辦公室二毫高斯以下時,卻仍無法得到政府重視承諾?請政府高層給我們答案。

(作者為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理事長,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