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團結在「棄馬保台」的總目標之下

民主進步黨今天再度舉行總統提名參選人政見發表會,這是四場政見會的第三場。由電視現場轉播的政見會,除了專家學者,也設置「公民提問」時間,不但具有「初選公共化」的用意,也讓參選人有感受並接受「總統頭家」庶民意見的機會。相較於執政黨由馬英九總統一個人唱獨腳戲,黨內外對他執政表現及競選連任必有的異議無從鳴放,兩黨的政治文化差異高下立見。從而,今天民進黨採「公民提問」、下週三再由專家學者參與的政見會,都值得以大局為重的台灣人民關注。

民進黨採取政見會而不用辯論會方式,主要當然是記取上次總統黨內初選的教訓。四年前,「四大天王」唇槍舌劍,在言詞上多所交鋒,激起不少漣漪,最終卻演變成阻礙總統大選黨內合作無間的極大石頭。政見會相較於辯論會,由於較少直接詰辯攻防,精彩刺激程度略遜,卻讓參選人得以有系統地闡述其治國理念與計畫。就向人民頭家報告的效果而言,民進黨這次政見會在降低內部衝突矛盾的同時,顯已讓參選人有較多各言其志的機會。

果然,在已經舉行的政見會中,三位參選人述說理念,擘劃台灣未來,都有所發揮。蘇貞昌主張全盤國土規劃,城鄉更新,以打造富裕公平、安全有希望、社會信賴、人人有笑容的國家。蔡英文提出未來國家發展三大主軸,並倡議「在地經濟」發展農業,兼以縮短城鄉差距。許信良則強調發放失業及養育津貼,建構與中國經貿交往的新論述及機制。

在各方提問方面,學者著重中國政策、產業發展、少數執政等大議題,公民所關切的則多元豐富:原住民自治、ECFA、中國打壓、物價上漲、恐龍法官、募兵問題、青年公民權、高失業率。可以說,庶民從自身角度出發,在切身利害及感受之中,提出廣泛而關係國家發展的重要問題。有庶民的參與,不但使得民進黨有意角逐大位者關注社會感受,政見會也因此更符合民主與進步的原則。

誠然,政見會也出現諸如許信良的言論。這位一直主張「大膽西進」的前民進黨主席,這次進一步倡言全面開放中國資金、學生及觀光客大量前來,並強調以歐盟為範,建立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許信良的論點,「比馬英九還馬英九」,是建立在「主權是過時觀念」的誤謬基礎之上,無視中國對台灣的併吞野心,把人民都當成不顧國家尊嚴的經濟動物,甚至忽略台灣經貿已經高度依賴中國、歐盟各國屬於民主國家之間國與國之關係等基本事實。不過,許信良主張的荒誕不經,也無妨視為民進黨多元包容的具體例子。

擺在民進黨眼前的明白現實是,團結一致未必勝選,內部失和必敗無疑。對支持者而言,無論何者獲得提名,顯然都一定支持;原因很簡單,只有勝選方足以「棄馬保台」。我們因此要強調,參選人競爭的是總統提名,必須有合此位階的氣度格局,許信良對此曾經講對了話:「大位不以智取」,參選人無論為自己或大局,都必須有所不為。對當事人及支持者來說,更須認清:因初選民調產生的問題本質上都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既然如此,自須以團結為基礎,不能當做「敵我矛盾」,演變成你死我活,重蹈四年前覆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