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黃天麟專欄》戒急用忍概念股

「外資連續二十九天買超台股,使此波買超達二千二百零四億元,今年累積買超金額達五千二百零三億元」,這是台灣股史的一項紀錄,股市亦因有此龐大資金之挹注而完成了近七百點的反彈,暫時站上六千二百點。

依統計,今年外資買超以台灣為最多,以美元計達一百三十九億元(至十一月十一日),對韓國反而是賣超十四點五億美元。為什麼外資捨韓國等東亞國家而獨鍾台灣呢?說來亦有其不得不的苦衷。去年外資因忽略了台商過度投資中國所可能帶來的失血現象而誤判,買超台股八十六點七億美元,也是去年除日、韓外,外資買超最多的國家,但台股表現完全違背了他們的期待,韓國漲了二十七點二五%,新加坡漲了二十一點六四%,台灣卻僅四點二三%,今年更差,正當世界股市齊漲聲中,台股獨憔悴,還跌了三點四八%(至九月下旬),怎麼辦?事到如今,外資唯一的補救方法就是攤平,也是十一月大賭注的由來。到現在為止,雖稍有了成就,但攤平操作之能否成功,選股還是決定了一切。

那麼外資的首選是什麼?觀察十月三十一日以來至十二月七日止的主要買超集中在生產線在台灣的「戒急用忍概念股」。這些企業都因「戒急用忍,有效管理」而相對投資中國不多,亦即它們的經營比較類似韓國的三星、日本的豐田,將主要生產基地留在自己的國家。(註:建華金、兆豐金即因「戒急用忍,有效管理」根本沒到中國營業。)

外資為什麼不買統一、台玻、南僑、聲寶那些雄飛中原的股票呢?這些公司都是抓住了「先機」,率先「前進中原」,結合了「大陸資源」,大談「微笑兩端」的企業,其獲利能力,依西進論者之言,理應超強,經營績效理應超群的特優企業,所以也理應是選股時之首選,怎會失寵於外資?理由很簡單,因為對中國過多的投資、雄飛中原的鴻圖,使這些企業的經營分心,經營者很多必須成為台、中間的空中飛人,心不在轉型與升級。沒有升級與轉型,「微笑兩端」就等於沒有中間底盤的建物,只有摔下墜地一途。

事實勝於雄辯,儘管統派媒體將西進中國的台商捧上天,真正支撐台灣經濟、台灣股市的並不是這些西進中國的企業,而是「主生產線」仍然留在台灣的企業(註:企業有大小,無關匯出金額之多寡),有了他們,台灣的股市才還能存在,還能獲得外資之青睞。

最近西進派媒體刊出了「大陸台商一○○○大特刊」,將在中國的台商實力捧上天。看看它們的規模確富可敵國,可是仔細觀察登陸投資前五十大,八成沒匯回半毛錢,也就是說,對台灣、對台灣股市之實質貢獻幾等於零。

當然,我們也無需斤斤計較廠商資金回流之問題。因為,以中國腹地之大,獲利再投資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事實就是事實,事實告訴了我們,「戒急用忍,有效管理」還是當今支撐台灣及台灣經濟的核心力量,如果政府此次敗選之後仍然持續傾聽廠商之言,為了短暫的政治利益放棄這一個核心力量,進而開放高製程晶圓、測試、面板、銀行等企業登陸,即對股民言將是災難之開始,絕非福音。 (作者為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