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對總統與民進黨的期待

■郭長豐

紛紛擾擾的選舉結束了。這個過程當中,最痛苦的是支持本土的選民。

對外,面臨台灣與中國的抉擇,對內,不滿民進黨的軟弱、無能與腐化,掙扎在投票與棄權之間的交戰,期間還有媒體一面倒的掩護藍軍,以一次真相掩蓋九次謊言的手法,每天透過螢幕打擊與抹黑執政黨。執政團隊的回應低調軟弱,經常理直卻氣不壯,更是傷透支持者的心。選舉結果,重要縣市一一淪陷,民進黨終於嚐到敗選苦果。

如同選前筆者的呼籲,五年執政不力又偏離主軸的民進黨,如果不給它一次震撼教育,二○○七與二○○八年兩次大選都將岌岌可危,如果輸掉一次地方選舉可以換取往後兩次中央選舉的勝利,不失為可行策略。

台灣的近期未來,繫乎阿扁總統一身。長久以來,在野黨對總統最強的批判是「勤於選舉,疏於國政」,我們期待總統能暫時停止黨權,拋開民進黨的選舉包袱,做一個真正的國家元首,在最後兩年任期內,專心國政,為台灣構思一條可長可久的道路與方向,莫再介入黨內接班人之爭。同時也利用這次機會,重組執政團隊,用人唯才,不論顏色與立場,就像當年他在台北市政府的做法。

總統對幕僚群也應該檢討,年輕固然是活力,但是智慧的累積必須靠歲月的磨練,「童子軍治國」與「小孩玩大車」的現象不應再現。

務必心繫台灣,放眼全球,尤其應及時掌握印度崛起的機會,修補向中國傾斜導致的危機,全力彌補五年的施政空轉。

至於民進黨,在避免分裂的前提下,制度的檢討與個人的反省都是必要的。例如提名制度,上回張溫鷹、蔡明憲之爭輸掉台中市,這次蔡煌瑯、林宗男之爭又輸掉南投縣,現任者如無重大過失,是否應享有「現任者優先」?

與阿扁總統切割之後的民進黨,期待能再次發揮在野時期的活力與動能,重新擦亮清廉與改革的招牌,整肅黨紀,去蕪存菁,為台灣的前途堅定努力,萬萬不能再辜負本土選民長期的支持與栽培。

(作者為醫師,台灣北社社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