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VW戳破ECFA大夢

◎ 林中平

VW福斯汽車來台設廠生變,回想去年六月ECFA洽簽前,吳揆宣稱VW將落腳彰濱,並畫下大餅:「屆時打上台灣製造(MIT),就比中國製造(MIC)的價錢賣得好」;「打算推進東南亞、美國和其他市場」。回想起來,讓人感嘆。

冥想VW會來台設廠,與ECFA利多如出一轍:台灣市場;布局東南亞;轉進中國。事實上,一個比一個難!

以台灣市場來說,VW國產化雖可降低成本,但也會影響其品牌定位(進口德製),或稀釋自己既有的市場。加上台灣十二家車廠產能利用率平均才一半左右,明顯供過於求,且成長有限,VW豈會不察風險?

至於其他兩個利多,機會就更低了。先說去年底,VW宣布授權馬來西亞Hicom集團代工生產,一年內啟動,除了提供當地需求,中長期更著眼於東協。再以泰國為例,其協力體系完整,羅勇府工業區有「亞洲底特律」之稱,將來可就近供應區域內需求。VW擴充東協版圖,何需藉助台灣?何況台灣想要享有區域關稅優惠(加入東協),還遙遙無期呢!如今在產能分配與資源排擠效應下,馬國的投資案等同宣告VW設廠台灣再揮軍東協的夢,只是台灣某些人的一廂情願吧!

至於由台灣轉進中國市場,對VW來說也看不到利基。VW在中國市佔率第一,有一汽大眾、上海大眾等車廠就近供應;布局台灣唯一的空間就是兩岸分工,但這是畫蛇添足。因為就算ECFA能要到零關稅,相對還是要增加運費,且經濟規模效益亦不如在中國設廠。而高市佔率證明了VW在中國已被認同,根本不需要「台灣製造」的加持。

這家宣稱二○一八年要成為世界第一的歐洲最大車廠,沒有被台灣ECFA的天花亂墜所迷惑(或者,一開始就是在利用台灣的ECFA,爭取在中國更多的產能)!

VW無視台灣ECFA的「好康」,其理由或有產業的侷限性,但絕不是唯一的個案(面板業是另一個例子),值得朝野重視與因應。

(作者為VW車迷,現開PASSAT,企業高階經理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