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府應認清敵我情勢全面矯正對中國政策的偏差

境管局日前召開聯審會,正式拒絕陳雲林來台參加「國共經貿文化論壇」。這項決定是正確的,也終於展現了政府的魄力,要不然,像以前那樣把連宋訪問中國當作投石問路,再一次為中國來台統戰大開方便之門,絕對是後患無窮。

所謂的「國共經貿文化論壇」,說穿了根本不是什麼民間交流,而是連宋聯共制台之後,特別為中國統戰台灣搭設的便橋。國民黨企圖利用這種變相的管道,讓中國高官以民間身分為掩護,大搖大擺地來台灣進行統戰工作。此舉,以引狼入室來形容也不為過。

因此,境管局拒絕配合國共在台灣上演野台戲,真是大快人心。

不過,在境管局拒絕陳雲林來台之前,陸委會仍委託海基會,兩次去函中國海協會,要求就陳雲林來台進行協商,卻未獲對方回應。如此看來,政府似乎還是有搭便車的想法,而其背後所透露的心態,依舊是把兩岸協商當作要務來辦。說難聽一點,這也是一種中國熱的病症發作現象。

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搞「論壇」,目的是要跳過政府,否定台灣的主權地位,直接從在野黨、從民間著手,把台灣的內部各個擊破。如果國共聯手得逞,我們的政府就剩下空殼子,台灣的主權地位也在無形中蒸發了。對此,政府官員中居然還有人視若無睹,簡直是失職到家。

事實上,任何與中國協商的努力都是枉然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中國方面講得很清楚,唯有台灣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兩岸對話和談判才可能恢復。中國願意與台灣談的,終歸一句也就是「如何促進和平統一」,也就是併吞台灣。在這種情況下,跟中國有什麼好談的?

五年多來,政府在內政改革上成績有限,但在積極開放方面火力十足,造成今天台灣產業、經濟大幅萎縮,執政陷入空前的危機。何以故?據我們觀察,主要是一些政府官員,尤其是經濟官員,一雙眼睛完全專注在中國,聽信台灣經濟要靠中國、企業不去中國就會死等等謬論。結果,政府的經濟政策,淪為不斷地鬆綁中國投資。

這就是台灣人民新的悲哀‥泛藍人士有其中國熱,政府官員也有其中國熱。雙方一拉一推、半推半就,把台灣的「全球化」扭曲成「中國化」,只要違反「中國化」的原則,就會被扣上鎖國心態的帽子。台灣對中國投資已達高風險程度,難道還不夠嗎?多數國家沒有到中國大量投資,難道也是鎖國心態作祟嗎?最近,印度方面明確告知我國人士,歡迎台灣增加對印度的投資,但若台資在中國成立公司,或是台商的目的在協助中國,印度必須加以限制。由此可見,台灣經濟中國化,不僅不是全球化,反倒會使台灣受到其他民主國家的排斥,最後只剩下中國這條不歸路。台灣能夠這樣自投羅網嗎?當然不行。

為了報復政府拒絕陳雲林來台,國親聯手刪除陸委會業務預算,且以落實三通等五大事項為恢復條件,儼然是中國人大代表在監督台灣政府。凡此,政府自然不能聽他們頤指氣使。至要者,政府應從此認清敵我情勢,全面矯正中國政策的偏差,大力挽回近年加速向中國傾斜之弊。唯有如此,才能重獲主流人民力量的支持,反制國親聯共制台的政治醜劇。力量的支持,反制國親聯共制台的政治醜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