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外交休兵 台灣休克

◎ 洪茂雄

馬英九總統自上台以來,自以為倡導外交休兵,有助緩和台灣和中國雙邊的敵對關係。實踐是檢驗真理不可或缺的標準,究竟馬政府兩年多來,實行外交休兵成效為何?外交休兵果真如馬英九所云,開闢「活路外交」使台灣在國際社會更有活動空間?抑或外交休兵僅是空談,一廂情願,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不但喪失鬥志自我,解除在外交戰場的精神武裝,而且頻頻退讓,主權不保,反而自取羞辱?僅舉下列實例,其答案昭然若揭。

其一,根據外交部網站資料顯示,民進黨執政時期,與元首友邦簽署聯合公報的紀錄超過六十件;反觀馬政府最近兩年所簽署公報僅有兩件而已。眾所周知,與友邦簽署的聯合公報標誌著行使國家主權的象徵,也是評估活路外交的指標。準此,馬總統的外交休兵,卻變成外交「羞」兵,台灣的外交利益,不增反減。

其二,台灣在外交休兵的引導下,國家位階屢遭踐踏。中國當局甚至在任何國際場合,只要見到代表「台灣」旗幟,或具有國家屬性的符號,均毫不手軟,無理打壓。如我駐越南河內辦事處舉行國慶酒會,中國竟然向越南施壓,不准使用「國慶」兩字。其他民間團體參與國際社會和研討會等活動,中國蠻橫霸道的舉止不勝枚舉。外交休兵豈不提供中國修理和侮辱台灣的良機。

其三,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連在我們國內舉行的學術、文化、經貿、運動等活動,我方居然委曲求全,不僅自降國格,舉凡國立大學、國立台灣文學館等「國立」字眼,都不敢堂堂正正出現;同時,國旗、國歌在中國代表來到之前也消失無蹤;就是號稱國際性的台北花博,有意願參與的國家也寥寥無幾。可見馬英九領導的向中國傾斜政府,還是處處被圍剿,簡直難有伸展的空間。

(作者為台灣國際研究學會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