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掙脫政媒魔咒

■ 曾道雄

貝多芬生於一七七○年,小拿破崙一歲。貝多芬一直視拿破崙為實踐他自由主義的絕世英雄。甚至那一部讚頌自由與美德的歌劇「費多里奧」的首演,首演也因拿破崙打入維也納,而導致使演出失敗,但貝多芬不以為意,他仍將其氣勢磅礡的第三號交響曲,以英雄[Eroica]之名題獻給他這位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青天霹靂,拿破崙稱帝了!貝多芬痛心疾首,他拿起那又粗又濃的墨筆,狠狠地在樂譜的扉頁上將拿破崙的名字用力塗掉!貝多芬的前車之鑑告訴我們:政治人物野心、善變與貪婪,只是巧於偽裝和宣傳;他們是不可信任,不能寄望的。

過去你恨國民黨,就寄望於民進黨;現在對民進黨失望又要投回國民黨,甚至有些「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患者,還移情於胡錦濤,期待「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的一天。難道人民不能獨立自主,永遠只想當人口市場上的奴隸,找尋他服侍的主人?

或許你會辯駁說你是個自由人,不是奴隸!但請問你的心靈自由了嗎?你掙脫了政媒交加的魔咒嗎?你是否天天鎖住著固定的電子「政論」頻道?你心中愛的指數,是否已逐漸下降,而仇恨的毒素在你血管中倍增?這幾天看到杜十三的新聞,不知怎的,我總會聯想到「魔戒」裡那位可愛的咕嚕。

政治本非以役人而是役於人的社會科學,權力必然腐化,我們老百姓必須站在制高點上,用各種的手法來箝制、駕馭和鞭策他們,讓他們藍綠互揭瘡疤,相互爆料,以供人民最後用選票來判決。看到台灣朝小野大的亂局有人難免憂心,但想想:如果換做朝大野小,那即使有十個高捷弊案也不會曝光。

貝多芬對於政治人物的無奈,只能用他神聖的筆尖,塗抹掉他所鄙視的名字,但他卻擁有了自由高貴的靈魂;現在的你我,我們手中握有神聖的選票,豈可反而喪失了自由的靈魂,成為政治與媒體的奴隸呢?

(作者為音樂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