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尋找敢做夢的市長

◎ 呂政達

台北市府花費巨資舉辦花博,原來可以成為市民共同參與的夢想,卻深陷匪夷所思的價格紛爭;城市裡處處可見的都更計畫,原來也是一新市容的寄託,但在街頭走一遭,懸布條抗議的場面卻也屢見不鮮。為什麼原本關係到台北市未來願景的「好事」,經過「郝市府」,就形同連番的噩夢?

其實,在這連串爆發的事件裡,我幾乎看不到建造一座城市所必須擁有的夢想,透過最近曾在台上映的日本電影《旭山動物園物語》,幾乎就可明白看出,現在的郝市府和花博缺少的是那一塊了。

旭山動物園是日本北海道最北端的動物園,一九九四年由於設備陳舊、預算遭到刪減,入園人數日漸蕭條等因素,旭川市長有意關園,將預算挪作有利選舉的建設,卻引發該市空前的三千人示威抗議,才暫時保住動物園。

然而,動物園的營運並未好轉,入園人數仍日漸稀少,要等到選舉選出新的女市長,園長用一個「企鵝飛上天」的想法打動女市長,撥下四億日元重新打造動物園,而這則構想,則來自園內一名年輕飼養員少年時擁有的夢想。

二○○四年,旭山動物園的單月入園人數登上日本第一,甚至凌駕上野動物園,此後即一路領先,成為現在遊覽北海道必去的景點。短短十年內,一座面臨關門、凋敝的動物園,卻如浴火鳳凰,成為日本第一。原來只是一名少年天馬行空的幻想,遇上懂得欣賞,也敢一起做夢的市長,因而創造出奇蹟,也為旭川市賺進大筆觀光財。更重要的是,旭川市也因而變成日本人,甚至世人心目中的,一座創造夢想的偉大城市。

原來要廢園的旭川市長看到三十萬市民中有三千人出來抗議,幕僚還安慰他:「只有三千人,不會影響選情。」市長回答:「你覺得另外二十九萬七千人會投票給我嗎?」隔年選舉,他果然就落選了。這樣的想法,也照本宣科出現在花博案後市府幕僚的心中。然而,不管市民覺得自己屬於那一邊,等待的,還是一名敢和市民一起做夢的市長。台北市民也將和旭川市民一樣,只有靠選票,才能阻擋現在所見的荒謬。

就這樣問吧,在花博狀似花團錦簇的面容,以及到處看到空地綠化,花博後卻要起建大樓,阻斷花草生長機會的假象裡,有那個角落的建造,曾經起自一名少年的夢想?

(作者為大學講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