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台灣之光到瘋台灣

◎ 林濁水

最近三天兩頭就有一項新的「台灣之光」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甚至奪得國際大獎的傑出成就被報導出來,令人賞心悅目。

早年,台灣就像一般落後國家一樣,常覺得事事不如人,但幸好總能找到一兩個耀眼國際的明星,像少棒、紀政、楊傳廣、李遠哲等當「台灣之光」,補償內心民族主義的空虛。但明星總是那麼的零星罕見。不過最近不同了!突然之間台灣之光密集出現,又遍及運動、技藝、藝術、商品設計、教育公益、財經甚至「魔術」各領域,都有在世界奪魁的台灣之光。實在令人振奮!

不過一則台灣之光再多,比起那些一個學校就有好幾位諾貝爾獎教授、奧運金牌每四年就抱走甚至幾十面的國家,實在仍有好一段距離;二則當我們靠這些明星來「救贖」時,我們仍得承認他們總距我們相當遙遠,光榮不在我們實際的生活中。

在欠缺自信的年代,日常生活中,商品要舶來品,觀光更要出國。直到二○○四年,終於有Discovery很認真地製作節目開播《瘋台灣》,要讓大家回過頭來發現「台灣之光」就在我們身邊。

六年後的今天,台灣風尚大不相同,MIT(Made In Taiwan) 台灣製造正當紅,成消費者新歡,從吃的、穿的、送的到用的,全都堅持台灣製造;超商、量販、百貨,包括引領時尚的誠品,都紛紛引進與成立台灣品牌專區。

台灣歷經哈美、哈日、哈韓,回過頭來懂得哈台了!過去國民黨政府把「去台灣化」當做國家大政方針來辦,二○○○失去政權,仍奮戰不已,力擋護照加註台灣,二○○八馬政府重奪政權,上台不忘去台初衷,外交部訓令外館公文務必去台返中,不料如今不只「台灣」兩字本身成了品牌,現在日常生活吃的、穿的、送的到用的,也開始「瘋台灣」。甚至在自居「文化中心」的中國也一樣。

過去我們努力去國際上尋找台灣之光,想透過別人的肯定彌補集體心理的空虛,這種「外爍途徑」走過頭時,個人要靠舶來品來裝飾、靠外人的肯定才算躋身「高尚」之列;如今「誠品知味」、「台灣回味」、「台灣四秀」系列、lativ就在7-11、全家、誠品架上或網上,「台灣之光」已不待外求,台灣人真正的自信,才算有了真實的基礎!

(作者為民進黨籍前立法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