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的三大金環

█ 詹姆斯.奧爾

美日聯盟的核心是美軍第七艦隊,它時常被描述成是美日聯盟的「矛」,而日本的自衛隊則是「盾」。

矛的尖端就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美國有十一支這樣的戰鬥群,所有的戰鬥群很快將全面核動力化,因此航行速度會更快,即便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也是如此,而且可以長時間在海上自給自足,不需重新填加燃料。歷來只有一艘美軍航母常駐在美國以外的地區-橫須賀,也就是一九七三年的中途島號。在當時莫斯科宣稱(現在北京也這麼說)它才是亞太地區未來的潮流時,中途島號的抵達,無可估計地強化了美國對東亞安全承諾的威信。

十月二十九日齊聚華府的這四位美國與日本官員,曾在二○○五年二月十九日於東京會面,公佈「共同戰略目標」,其中一項就是要維持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這意味著,除非台灣人民選擇成為中國的一省,否則美國和日本將會採取行動,維持台灣不受中國恫嚇影響、決定其生活方式的選擇權。

十月二十八日有關核子航母的聲明與十月二十九日的共同聲明,意味華府與東京將有一個能更有效率達成這些「共同戰略目標」的工具。

正如台北時報十月三十一日刊出的一篇訪問,日本退休將領、前反潛空軍指揮官川村純彥指出,中國的潛艦大多老舊,即便是基洛級潛艦,也很容易偵測得到。他說,中國潛艦在和美國與日本發生衝突時,可能維持不到一週。在被問到是否認為台灣需要將新潛艦列為最優先的國防項目時,川村說P-3C反潛機以及更佳的指揮、通訊、協調、電腦、情報、監視與偵查(C4ISR)應更為優先。台灣潛艦若無法與美國、日本的許多航母、水面船艦、反潛機與潛艦聯繫,可能無法躲過中國的襲擊,而美日想要馳援台灣海空軍,也因為無法即時聯繫而力有未逮。

二月十九日的美日「共同戰略目標」對台灣與中國都是一項重要的訊號。十月二十八日的航母決策與十月二十九日的美日政府聲明都證明,透過將台灣與美日聯盟牽線,今天台灣的年輕人及其子女,都可以繼續決定自己的未來,而這正是其父母與祖父母在歷經諸多苦難後才爭取到的遺產,得來不易。

華府與東京雖是按照本身的國家利益行事,但它們在二月十九日與十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的決定,已經給了台灣一個在二十一世紀追求自由的黃金契機。(下篇,作者James E. Auer為美國范德堡Vanderbilt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美日研究與合作中心主任,羅彥傑翻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