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試論馬英九4大功勞

◎ 范姜提昂

洛桑學院公布報告,台灣競爭力大幅提升,泛藍歡欣鼓舞;事實上,即使在「崩潰兩年」的總評之下,不同角度也可以評出四大功勞,為馬週年助興:

第一、這兩年,馬全速對中開放,朝一中方向親密往來,人民於是很快就感受到「木桶原理」效應,即:木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桶壁最短的木板;也就是說,生活水準較低者,會決定「合一」以後的水準。學界所謂「經濟要素價格均等化」也。

人民嘗到失業、薪資倒退苦果,卻也真正體驗到,一切好聽數字,必須「好處回歸人民本身」才有意義,於是提早具備「成熟面對全球化」的現代公民條件,這是馬功勞。

第二、兩蔣以來,國民黨政權建立在大中國的虛幻基礎上,所謂一中憲法,不過是政權正當性藉口,沒人當真;馬則超越前人,以虛幻憲法為憑,主動跳入「一中」框架,自任區長,並石破天驚,將台灣前途寄託在「國民黨天敵」的仁慈上。

這種迷醉態度,引起包括「感覺很丟臉」的年輕族群,及中華民國捍衛者的高度反彈,並激化出敵我意識,反拉高台獨民調氣勢,也是馬功勞。

第三、兩年證明,馬無力動搖國民黨貪腐及賄選共犯結構。而其政績,被對比出所謂「失落八年」乃天大謊言,也迫使人民重新檢視所謂「民進黨是貪腐政黨」的指控、注意到所謂的貪瀆案,接連獲判無罪,終而反映在政黨信賴度民調上,還給民進黨公道,這也是馬功勞。

第四、馬曾因傳播媒介發威而摧毀民進黨,卻不自覺,如今,這個更進化的數位革命性工具,正一吋吋暴露執政者心路歷程與運作黑幕,等於提早讓人民見識到,甚麼才是國民黨最極端、最偽善的急統派,讓人民及時警覺,為自己前途做出最正確決定,這是馬最大的功勞。

(作者為資深電子媒體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