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蘇起輸落

◎ 林濁水

蘇起號稱有史以來最有權勢的國安會秘書長。有好一段時間,馬政府各項施政中,最令馬政府滿意,民間滿意度也偏高的項目正是兩岸和外交。

既然如此,儘管民進黨怎樣批評馬傾中,執政團隊都毫不在乎,而蘇起也一直備受信賴。因此,蘇起突然請辭,且沒被慰留,社會十分錯愕,等到最近研考會公布去年底的民調,兩岸外交的滿意度一齊滑落到四成以下,滿意不滿意兩者相當,顯見已面臨「死亡交叉」的臨界點,大家才恍然大悟。

馬上台對美中台三邊關係有兩點自以為是的判斷:

一、由於中國崛起,美國不論經濟、安全戰略上都將對中國高度依賴,歐巴馬去年和中國展開「戰略及經濟對話」後,馬認為更加證實了這一點。

二、中國崛起後,經濟發展將和歐美低迷的狀況脫鉤。

根據這兩點,馬政府認為台灣只有傾中一條路可以走。一旦傾中台灣有多重好處:

一、和美中空前和好局勢相對應,因此將使台灣和中、美的關係一併改善;而「兩岸關係高於國際關係」,「外交休兵」等政策一旦推行,則中國將以一中各表和簽訂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CBM)以及在外交上不再打壓做為回報。

二、經濟上可以依賴崛起的中國而不受金融風暴的影響。

這些好處,經過一年半的考驗後,證明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一、一中各表根本不用提,中共不接受;和平協議將是促統協議;CBM則是和中國軍事「合作」在南海對抗ASEAN各國和美國;而外交打壓仍然一點都不客氣。最近,由於中美交惡,大家發現馬的判斷是一廂情願。

二、(一)由於台灣對中國出超雖然高達數百億,遠高於對美出超的數十億,但對中國出超是建立在中國台商對美出口的業內貿易上,因此一旦美國減少對中國進口,台灣對中國出口也重挫,馬寄望對中國的依賴首度落空。

(二)寄望三通後海空港能發揮亞太海空運中心的國際效應,但因被江丙坤談判成國內線,優勢盡失,高雄港的衰退反而在東亞各港名列前茅。

(三)寄望中國家電下鄉搶攻中國內需,但中國固然大量採購液晶面板等零組件,但那主要是因中國品牌廠為養大自己品牌廠以和韓國品牌對抗。於是台灣的品牌廠如宏碁、華碩,櫻花等也一併被排擠,結果在數以千億計人民幣的家電下鄉交易中,台灣品牌廠迄今才得到微不足道的一億。

既然馬在外交、經濟上依賴中國的如意算盤失算,人民期望落空,蘇起隨著人民對兩岸、外交政策的失望下台,也就不意外了。問題是蘇起下台固然不算小事,但未來的政策方向才更是大事,要怎樣調,看來馬政府仍茫茫然。(作者為前民進黨籍立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