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西雅圖看台中捷運

◎ 林佳龍

一九九六年,美國西雅圖市居民透過公投,通過第一階段大眾運輸系統改善計畫(Sound Move),其中包括輕軌、通勤火車及快速公車等多樣運具的組合,每日運量約二十萬人次。二○○八年十一月四日,再次通過大眾運輸系統改善公投債款計畫Sound Transit ,將以十五年時間加強現有系統的服務範圍與功能,總投資金額超過新台幣五千六百億元,預計二○三○年每日運量將達到三十五.八萬人次。

這是台中市胡市長上任之際妄想追趕的都市最近幾年的捷運創舉。想想看,西雅圖市人口約六十萬人,土地面積是台中市的二.二倍大。都會區內都市人口約二百七十萬人,土地面積是台中縣市加起來將近二.二倍大。西雅圖經驗顯示兩個重要議題值得台中人深思:

大眾運輸系統建置與改善是重大都市議題,市民應該要有充分的參與管道與決策能力。以此觀之,目前台中綠線捷運(有人戲稱為台北捷運台中支線)的規劃設計與興建,因為一年多前中央政府、台北市政府及台中市政府簽訂的三方協議限制下,不但台中市民沒有直接參與決策的管道,連台中市議會議員也無從置喙。

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是百年大計,更是重要的都市環境改造投資。將西雅圖分階段、多年期、高投資金額的捷運改善計畫,對照於台中市胡市長之前以近乎賭氣口吻向台中市民公開表達「中央只給我兩個選項:高架化捷運、或者沒捷運」,相形之下,台中市政府格局與政策思維,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更重要的,台中市政府的講法在現今台中縣市合併升格之際,更顯貧乏。

西雅圖市民透過無數的公開政策辯論、公民論壇與市民公投(二○○七年第一次公投沒有過關,隔年縮小規模順利過關),造就一套可長可久、多元選項的複合式都市大眾運輸系統,個人要呼籲,台中不應該在今年轉型大台中之際,急著投入五百多億元預算,只為了造就一個高飛過文心路、且可能每年賠數億元的高架化捷運。我們堅信台中可以更好,五百億元應該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作者為台灣大台中發展促進會秘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