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選票反映馬政府的路線迷失與能力低下

上週六三席立委補選,民進黨三席全贏,國民黨則全軍皆墨,這是繼去年底縣市長選舉後,馬英九總統再度遭逢的重大挫敗。何以馬英九在一年八個月前,才以所向披靡、秋風掃落葉的超高得票數大敗對手,而今任期未及一半,不僅聲望跌到不堪入目的二成上下,最近多次大小選戰更皆敗象畢露,灰頭土臉?尤其上次縣市長選舉仍只是輸在得票率,席次卻驚險取得多數,此次卻在立委補選中全倒,三席補選席次全部落入民進黨手中,台東立委更是台灣自治史上首度變盤,由此看來,馬政府已大失民心。

在大選中挺馬的七百多萬民眾為何紛紛棄之而去,讓他由一位政治偶像明星,淪為千夫所指、背負罵名的票房毒票?本來選舉勝負本是兵家常事,藍綠之間政治生態的消長,也可能只是一時的現象,但是人民到底在想什麼?選票到底要表達何種訊息?才是最值得關切的課題。坦白說,馬政府的挫敗,不能單純視為民進黨的勝利,今天民進黨只是在野黨,在國會中甚至加上此次三席,才能勉強超越四分之一,力量薄弱,尚不能有實質作為,因此國民黨的失敗是敗在自己。可悲的是,馬英九完全不了解真正民意所在,對如此重大的挫敗竟然麻木不仁,顧左右而言它。上次選舉後,馬英九不願承認敗選,只認為選得不理想,對全體國人毫無反省與悔意,只是對其支持者道歉,試圖鞏固其基本盤。此次選後,黨秘書長金溥聰更是滿口敷衍的官樣文章,完全看不到深切改革的誠意與決心。

今天台灣的主流民意已經非常清楚了,對馬英九執政以來採取之向中國傾斜、走向終極統一的路線,以及在內政、經濟問題上的無能,已經一再以選票加以否定。其實,馬英九坐上總統大位後,華麗的包裝不得不拆卸,內心的統一意圖無所遁藏,其施政能力亦無從掩飾,可說從裡到外,就像沒穿衣服的國王,完全暴露在民眾眼中。如此一來,馬英九對中國的卑躬屈膝,主權盡喪,或是對經濟海嘯束手無策,對八八水災災變毫無同理心,抑或對外談判自亂陣腳,一切窘狀均難以粉飾遮掩,至此民眾終於認清其虛華不實、花拳繡腿的本質。

總之,馬英九執政的徹底失敗,是在於路線迷失與能力低下,跟大環境與溝通技巧無關。悲哀的是,馬英九對自己的失敗,自始至終執迷不悟,只是一味推給大環境惡劣與部會未做好政策溝通,似乎認為民眾是無知的,沒有判斷能力,可以任他欺騙誤導。例如執政後經濟一直沒有起色,他不檢討政府是否提出具體有效措施,扶植產業的生根發展,卻怪罪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然而在同樣的大環境下,台灣的經濟表現卻始終在亞洲四小龍中吊車尾,只能跟回歸中國的香港相比。也就是說,馬的傾中政策,在經濟上造成掏空台灣、依賴中國,在政治上,外交休兵、自我矮化,使台灣淪為中國的附庸,在文化與思想上,欲去除本土意識與台灣認同,等等作為,皆意圖使台灣無論在精神或物質層面上徹頭徹尾地依附中國。

易言之,馬英九的終極統一路線,在當選總統後,由一個見不得人、不敢公開的邪惡思想,轉而變成馬政府的真正指導方針,在各項政策上逐步加以落實。而一年八個月實踐下來,終極統一路線已成為台灣衰敗的根源,造成台灣人民生計的痛苦與尊嚴的淪喪。幸而由最近的選舉看來,多數民眾已經覺醒,正在用選票唾棄這個中國的附庸政權。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呼籲馬政府,民眾既已否定傾中路線,則其過去閃避國會監督,與中國密室簽訂的十二項協議,應該重新檢討,交付國會審查,或者進行公投,而未來的ECFA等兩國談判議題,除非公投通過,否則不能與中國私相授受。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提醒民進黨,雖是選戰的贏家,但是選票的轉移並不代表民進黨已經做得很好,而是馬政府做得太爛了。民進黨若想重新執政,必需貼近民眾,關心民生,堅定維護台灣的主權與獨立自主,擁抱台灣,承擔責任,大多數選民才會再給民進黨一次機會。台灣人民曾經給馬英九一個機會,卻被馬英九背棄了;現在台灣人民再度以選票期待民進黨有所作為,民進黨不能再讓人民失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