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美國藍綠合作談ECFA

◎ 余承儒

美國的藍綠合作,在學、政界已是最夯的議題。

美國工會(藍)和環保團體(綠)長期摩擦,直到一九九九年的十一月三十日(N30),勞工團體聚集在西雅圖,藉WTO會議抗議全球化剝削勞工權益、工作外移;環保團體也反全球化,因全球化增加碳足跡也剝削環境。令雙方都訝異的,這樣的議題吸引了眾多既非工會成員、也沒參與過環保運動的新面孔自發性上街,使N30在反全球化示威寫下重要一頁。

此後「藍綠」都思考凝聚更大的公民力量,反全球化為開端,雙方在二○○五年世界高峰會的決議中找到了永續這個大傘,兼顧經濟發展、社會正義及環境保護。如阿波羅聯盟提出「甘迺迪總統以阿波羅計畫十年讓美國登上月球;新阿波羅計畫十年內也可讓美國能源自主並且保護氣候」,改變了民意,讓歐巴馬和麥肯在總統大選辯論與政策,都不敢輕忽「綠工作」。

綠工作包括可再生能源、建築物節能、大眾運輸等諸多面向,在金融海嘯中是成長最快的工作。據康乃爾大學約翰斯威尼教授研究,綠工作比傳統石化業需要更多勞動力,即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些工作,如風力發電機的扇葉過於巨大而難以運輸,需要在國內生產,而後續安裝和維護,都增加本土工作機會,乾淨又環保。

台灣不應只想經濟和中國更緊密結合,而需台灣的「藍綠合作」。工會和環團應站出來監督ECFA,進一步督促馬政府發展綠工作。政府應更積極推動綠職業訓練,如建物節能、可再生能源開發與研究等,並投注預算配合相關的綠法案立法育成綠產業,在大學開設更多課程及研究。

台灣有機會在這波全球氣候變遷危機中,掌握全球炙手可熱的綠產業,發展關鍵綠技術並創造更多的本土就業,既盡世界公民的責任,也邁向能源自主,是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契機。看經濟部報告,台灣在ECFA中受益最多的竟是先進國家避之唯恐不及的高污染石化業,不禁想提醒馬政府,拿出更前瞻的視野和勇氣,別自我設限在ECFA的框架中而忽視了真正的全球新趨勢。(作者就讀美國康乃爾大學區域與城市規劃研究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