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大閘蟹 比不上大甲蟹

■吳車

時序入秋,中國陽澄湖的大閘蟹又在媒體上大炒特炒。台灣人愛吃、貪吃,明明陽澄湖的大閘蟹還在湖中悠遊,還沒有到捕撈時節,市面上打著「陽澄湖」名號的大閘蟹,就已經大賣特賣,令人莫名其妙。

筆者是台灣大甲人,出生大甲海邊的大安鄉農家村落,從小就是吃大甲毛蟹長大的。每年入秋,電視上大閘蟹的新聞不斷,可是,左看右看,正面看反面看,外面看裡面看,看在我們大甲人眼裡,坦白說,蟹形蟹狀,色澤口味,膏黃肉質,明明就是大甲毛蟹的類似品種,卻因商人年年包裝,醬汁佐料的加油添醋,變成舉世聞名的名產,還趁勢大舉入侵台灣同胞的腸胃。

大甲是個很有意思的小鎮,位於大甲溪、大安溪兩條河流之間,兩條溪流之中,以及遍布鄉間溝渠、農村田地的天賜名產,當然就屬「毛蟹」。土產的原鄉美味,地方長大的朋友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曾經佐餐配飯,吃毛蟹長大。

中國的大閘蟹,曾被香港媒體實地採訪發現,是用死豬、死狗等腐肉和摻有生長激素的飼料餵養,毛蟹身上有著多種寄生蟲等帶病物質。又聽說假冒「陽澄湖大閘蟹」的中國各地毛蟹,為了逃避檢疫,都是走私到台灣上市。沒有政府檢疫把關,大閘蟹吃得令人提心弔膽。

反觀大甲毛蟹,來自本土的野生原味,純天然,鮮少污染;台灣吃蟹的內行人,以及像筆者這般土生土長的大甲人,才有福享受人間珍品美味。對於大閘蟹這種人工大量養殖的「飼料蟹」,再怎麼有名,怎麼會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大甲蟹的對手?怎麼可能會比來自大自然野溪河流中的大甲毛蟹來得珍貴、衛生、美味呢?不信?歡迎前來大甲,一試便知!(作者為靜宜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