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要不要問題牛肉,公投!

美國牛肉場美國牛肉場

◎ 林琪嶽

狂馬騎狂牛 倒數讀秒狂馬騎狂牛 倒數讀秒

筆者建議政府應將美國牛開放與否交付公民投票,理由包括:

一、可延緩開放時程,以時間換取公共議題討論的空間。相信美國牛在消費者疑慮未解之前就突然宣布全面進入台灣市場,不僅消費者無法建立對美國牛肉的信心,負面輿論也將嚇跑消費者,無益美國牛肉開放的商業目的,也斲傷行政機關決策正當性。

二、透過理性辯論,強化決策正當性。在公民投票舉辦過程中,政府勢必進行宣傳及溝通,國人將可更清楚看到政策開放原因及開放後的實際影響,消費者及商家也可在輿論中選擇最有利的選項。

或許美國牛肉的確是安全、美味的選擇,但在現在資訊不對等傳播的情形下,美國牛僅是狂牛病的代名詞,也沒有任何單位能保證內臟脊髓等高風險部位的食用安全,繼續放任社會集體又盲目的恐慌下去,相信不僅美國牛無法進入台灣市場,連非美國產地的澳洲、台灣牛的食品,也將連帶陪葬。屆時民眾聞牛色變,想想這樣全盤皆輸的結果,何不付諸公投以求多贏?

(作者曾任國會助理、嘉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想起當年火雞肉事件

◎ 曾家珍

馬政府迫於美國政府拿「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赴美免簽證等一干籌碼的要脅下,答應開放進口美國帶骨牛肉及內臟,引起軒然大波,外界痛批是「喪權辱國」。這使我想起廿多年前的美國火雞肉進口事件。

那時美國政府也是拿政治的籌碼壓迫我國政府,開放進口美國的火雞肉。台灣的雞農一想到美國火雞個頭大、價格便宜,一條火雞腿,抵兩條台灣雞腿,開放進口美國火雞肉,簡直剝奪他們的生路。於是,雞農坐著一輛輛的遊覽車到台北,包圍國貿局,大鬧美國在台協會。雞農朝當時的國貿局長蕭萬長身上丟雞蛋,黃漿淋漓,淒情慘狀。蕭局長還苦心的請報社幫忙放大自己遭蛋砸的照片,帶去美國談判,作為台灣雞農拒火雞肉進口的佐證。但迫於美國政治壓力,最後還是全面開放進口美國火雞肉。

這件事情,最後還是靠全民拒食硬繃繃的火雞肉,讓美國火雞肉自然而然的退出台灣市場,作為喜劇收場。

政府又無法抵擋美國的政治壓力,只有全民站出來,學當年的火雞肉事件,拒食有狂牛症潛在毒素的美國牛肉,讓美國牛肉自然而然的從台灣市場消失,才是自救救國的好辦法。(作者為退休人士)

健康比簽證重要

◎ 張麗華

我們家沒有錢去美國觀光,要不要免簽證和我們沒有關係,我們也不曉得「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是什麼東西,但是,我們家人百分之百有機會吃到牛肉,不管是牛肉麵、泡麵、牛肉乾、自助餐裡的芹菜牛肉等等,萬一吃到問題牛肉,會得到怪病,而且目前無藥可醫。

所以請總統第一要重視人民的生命健康,吃了會死人的牛肉,就不應該進來,不管是什麼條件都不應該進來。

(作者為家庭主婦,台中市民)

不如韓日中 令人寒心

◎ 沈心怡

不解的是,鄰近多國多已對進口美國牛肉作出相關的限制,如韓國開放三十月齡以下牛肉進口,但不包含內臟;日本則經過該國自行研究報告顯示,二十月齡以下牛肉安全較無虞,因此只開放這部分;中國甚至完全禁止。而台灣此刻卻令人傻眼的宣布全面開放,看在民眾及消費者眼中,真是心都涼了一半,令人不禁懷疑是否政治交換政策,從而政治凌駕政策?

猶記韓國牛肉開放政策造成韓國民眾大規模抗議,難道今時政府無思該政策可能引起的後續效應及反彈聲浪?其次就民眾健康方面,竟然放棄積極的預防措施,而改採取消極的把關及事後附加但書,彷彿由民眾自主管理,反正東西我進來了,要不要買、要不要吃,由你自行決定。今雖醫療發達,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先前多種變形之病毒,已經由你我日常食用的肉類、食品傳播感染,有些甚至仍無法治癒,看來消費者不只身體脆弱不堪,連心理都將遍體鱗傷。

(作者為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