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地方志影展

■管中祥

李安導演果然了得,不僅今年奪得金獅獎,並且締造了國際四大影展皆獲獎的藝術成就。相較之下,另一位以「小站」一片拿到威尼斯影展最佳短片獎項的林見坪導演,就顯得「遜色」許多,這並不是說林導演的功力或影片評價不如李安,而是這種沒有大卡司、大製作、沒沒無聞導演所執導的作品,即使獲獎也未必會得到媒體的關注。

「小站」的劇情並不如商業電影有著過多的衝突或刺激,而是敘述著一位老媽媽,陪著卅五歲弱智兒子,到偏遠小站看火車的真實故事。然而,這樣的故事雖不起眼,也未必有票房魅力,但卻貼切地描述小人物的日常生活與真實情感,也讓我們對土地、對周遭事物能有更多的理解與感動。

雖然,這個社會經常把「愛台灣」掛在嘴上,但大部分的人卻對在地的文史相當陌生,關心與認同也就十分有限。例如,我們都知道浙江省奉化縣有個溪口鎮,卻不知道台灣的溪口鄉、溪口在那裡?當然,我們更不會知道這兩個地方的人文、歷史,更不會有太多的情感與關心。

不過,隨著紀錄片的受到重視,也讓我們有機會透過不同的媒體認識自己生長的環境,這幾年紀錄片關心的焦點,已從過去政令宣導、記錄大人物為題材的敘事方式,轉而觀察、記錄我們生存環境與生命經驗,從而引發許多人對於土地及小人物的關懷。例如,即將在九月底展開的「二○○五年台灣地方志影展」便讓我們有機會感受到主流媒體以外的台灣。

這個由台北縣文史學會主辦的地方志影展(http://twlocalvoice.org.tw/)是台灣唯一以「地方」為主題的影展,長期關注在地文化特質、歷史演進、文化資產、城鄉發展、社區營造及地方發展變遷等在地經驗的影音紀錄,不僅鼓勵創作者投入對在地文史的記錄行動,也讓觀影者對在地文化有更多的連結。

事實上,台灣不缺動人的故事,但缺乏的是一個好的媒體環境,讓媒體工作者願意投入對在地歷史、人文與生活的記錄與關心,「小站」和「台灣地方志影展」充其量也只是一個不起眼的火花,如果大環境沒有改變,點燃的亮光也會十分有限,媒體裡的台灣也會依舊片斷與扭曲。

(作者為世新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