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發來發去 寶島保倒

◎ 祝祥嶙

「明年ECFA一簽,台灣就會產生新跳板效應,有三千億元的外資排隊等著要投資台灣,如同當年的墨西哥一樣。」這是ECFA鼓吹者端出的利多。

「當年」是指一九九二年墨西哥與美、加達成「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以下簡稱協定)」(NAFTA),並於一九九四年生效;由於輸美可享零關稅,當時許多國家競相到墨國投資設廠。

ECFA利多論者認為:ECFA後,兩岸最終零關稅,所以台灣當然可以比照當時的墨西哥,成為國際企業進軍中國的最佳跳板。但,不想說或不敢說的事實是:協定生效兩年後,墨國中小企業無法抵擋挾零關稅長驅直入的美國大企業,倒閉了七千多家!

協定生效十週年之後,中國上海社會科學院發表「NAFTA對墨西哥經濟的負面影響及其啟示」指出:墨國農業、製造業及服務業,平均就業增長率均呈下降趨勢,失業人口比協定生效前更多;勞動生產率(單位時間內產出的數量)明顯上升,但平均工資下降,高學歷者更嚴重;貧富差距沒有縮小,反而加劇,個人如此,企業也是兩極化。

幾月前,紐約時報報導,協定生效十五年後,墨國出口雖呈現爆發性成長,但僅有三%的年經濟成長,還是無法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每年約有五十萬人前往美國找工作。文中更舉例,在某些情況下,協定帶來的恰與當初應許的相反。報導標題名為「自由貿易協定承諾跳票」,已說明了一切。

值得台灣全民關注的還有:口號再美,未必可信。墨國前總統喊出貼合時代背景的「輸出貨,不輸出人」遠勝空洞的「也擱發」,但又如何?

專家的計量分析可能失準。當年預估墨西哥將獲取較大的利益,而美國的好處不多,因為墨國的市場相對狹小。但結果並非如此。

配套保護也會跳票。受一九九四年末金融危機影響,墨政府為抑制通貨膨脹,提前取消對農業的補貼和價格保證,加上美國農產品不斷湧入,造成目前七成農民生活赤貧中,是協定的最大受害者。

取協定一「點」來裝扮ECFA利多者,怎不拿整個「面」做為前車之鑑?(作者為上市公司主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