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總統自甘墮落為馬特首嗎?

「達賴喇嘛訪台這件事情一定會對兩岸關係造成不利影響,我們會關注事態後續發展」。中國國台辦昨天又說話了!這說話的口吻像不像老子教訓兒子?應是可受公評之事。西方人沒有「兒皇帝」這個詞,於是美國有線電視CNN主播曾經用「這個人」(This man)來稱謂,昨天受邀評論的專家乾脆在該台兩度脫口直呼「馬特首」(Governor Ma),這是口誤?但距離事實又有多少差別?

國際頻道公開放送「馬特首」,自稱是「中華民國總統」的馬英九作何感想?「特首」的這頂帽子是摘不摘?其實,一國元首淪落到「特首」地位是「這個人」自己做出來的,所有的答案就在中國「會對兩岸關係造成不利影響」的這句話,因為搞好兩岸關係是馬英九的唯一政策,因此每到關鍵時刻,這句話就像點上了馬英九的死穴,對岸隨時可以拉扯套在馬鼻子上的韁繩,要他跑,他就不能停,要他跪,他就不敢站。

嚴格而言,稱「特首」還是客氣了,這個政府從去年五月上任至今的所作所為,實施一國兩制的香港與澳門都不致如此離譜。細數其所有的大政方針,非僅國防、外交,即便是內政、經濟,改革未見,只有民主倒退,未經國會充分監督不斷擴大公共支出,導致財政持續惡化,全無具體的主張與效果,僅餘唯一的一項「看家本領」,就是依賴中國,為了要靠得上邊,就必須「改善」兩岸關係。

這種「不能影響兩岸關係」的思維並且全面滲透到整個政府的組織細胞中,甚至於大小施政細節中無處不見。南台灣受水患重創能否同意美軍救災,要顧慮北京的反應;能接受哪些外援項目?要評估北京的情況;達賴喇嘛在台灣的活動內容與空間,要聽從北京的指令;國民黨黨政人士是否會晤外賓,要看北京的臉色;這就不用提更早之前為了陳雲林來台,竟然可以動用軍警特打壓台灣的集會結社與言論自由,甚至於不惜一再說謊令自己的人格都侵蝕掃地,為的全都是「改善」兩岸關係,凡表示異議者就是「見不得」兩岸關係獲得改善。問題是,一個政權把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完全附靠在另一個政權身上,竟還有顏面自稱總統者,史有記載以來恐怕未之有也。

一場五十年罕見的天災浩劫,把台灣議題徹底國際化,接著一位諾貝爾和平獎的世界級人物前來驅災祈福,又把中國對台灣的真實心態徹底暴露無遺,讓二千三百萬人見識到,就算「馬特首」這十五個月來百般討好、陪盡笑臉、哈彎了九十度的腰,以馬先生、馬區長不斷自殘,對岸依舊翻臉比翻書還要快。當中南海不知何時會發怒、會因何事而翻臉時,一古腦兒倒貼的馬政府手上還能握有什麼籌碼可以與對方周旋?這個嚴肅的問題難道不是台灣當前必須立即反省與思考的?

中國傳聲筒已經放話北京未來可能在兩岸簽署ECFA、兩岸金融MOU、中國客來台旅遊等開放措施上對台進行「報復」,如果這些真是「好處」,表示這些好處是隨時可以收回的,這和一九五一年簽了和平協議仍然遭中國血洗的西藏、曾被毛澤東欽點為人大副委員長卻必須流亡異域的達賴喇嘛,有什麼兩樣?這些嘴臉說明這個政權的本質五十年一如故舊,根本不具備文明國家的基本要件,與這種對象打交道,以為可以國共聯手牟取少數權貴與資本家的利益,下場早已古有明鑑。

完全背離民主體制的國共平台,現在演變成國民黨向共產黨負荊請罪、共產黨藉以威脅恐嚇國民黨的第一軌道,在變化莫測的洪流趨勢中真是最大的嘲諷。這個迅速反轉的歷史折點之所以在這個時刻出現,說明兩岸的動態平衡並不全然掌握在台灣與中國手上,終究必須服膺在區域的均勢以及國際的大架構之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