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聯外交通先解決

■鄒增乾

今天閱讀貴報「想搭高鐵╱最少再等一年」一文,我以一個住在高鐵站區的在地地主也有話要說。目前高鐵新竹六家車站已經可以看見新竹車站建築大致完成,車站大廳採用在新竹極負盛名的「玻璃」、外觀像是客家「圍龍」、車站屋頂有如新竹科學園區生產的「晶圓」;看起來高鐵單位已經完成通車準備工作了。

就以居住在站區在地人的觀點,似乎總是覺得高鐵車站還欠什麼。我們從聯外道路來看,往新竹市、竹東、芎林、新埔、關西之公道五、東西快速道路、園區道路及竹十四、台一一七、台一一八、台一二○線等路線,大致上已經完工,四通八達,但是有新竹縣四分之一人口的湖口、新豐旅客就只好以中山高為唯一便捷道路,其他道路不是太過彎曲,就是紅綠燈太多,缺乏便利性。再就大眾運輸系統來說,鐵路內灣線改建工程,需時二年才能完成,時間上緩不濟急。客運運輸系統目前也只有新竹市到芎林新竹客運公司直達車,偶爾會繞入新竹站區,其他鄉鎮缺乏直達站區的營運路線專車,這些都會影響到將來高鐵乘客乘坐意願,間接也影響高鐵營運功能。

新竹車站聯外問題也許是冰山一角,或許也是其他車站共同問題,惟投資數千億元的高鐵工程,好不容易完成營運準備,如聯外交通直接造成不便利,間接也影響人民乘坐意願,甚至損及高鐵公司營運信心,並對政府威信造成傷害。(作者為新竹縣茶花園藝研究學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