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以「高雄世運」模式追求台灣出頭天

第八屆世界運動會經過十天競賽,明天將於南台灣高雄舉行閉幕式。這一我國首次主辦的全球綜合運動賽會,從十六日令人讚嘆與感動的開幕式以來,由於運動員的努力、主辦單位的效能、義工的熱忱服務,外加高雄市民與觀眾熱情參與,不但為世運會開立朗佛契(Ron Froehlich)主席所稱讚的「難以超越」標竿,讓台灣擁抱世界的同時,也使世界看到台灣友善、熱情、自由、多元、效率的種種面向。我們認為,高雄世運不僅有如《富比士》(Forbes)所報導,一掃高雄近年港口吞吐不振的鬱卒,更已為處境艱困的台灣開創出頭天的新模式。

我們國家處境艱困,最主要當然是中國處心積慮、無所不在的併吞野心及打壓。即令國際運動比賽,也因中國把政治黑手伸入,污染體育而有所謂「奧運模式」,以致我們在國際間,國名被稱為「中華台北」,國旗遭梅花旗取代,國歌竟成國旗歌;一言以蔽之,我國不是國家,是被歧視的「運動實體」。同樣惡劣而令國人憤慨的,在中國國民黨蓄意配合之下,即令國際比賽於台灣舉行,我方竟也主動禁絕觀眾席上的國旗:八年前馬英九主政的台北市舉行亞洲盃女子足球賽,與去年中國高幹陳雲林前來一樣,警方都攔阻沒收自己國家的國旗。

就此而言,這次高雄世運,雖然並未突破「奧運模式」,但是東道陳菊市長歡迎各式旗幟進場,許多觀眾還以稱呼及加油歡呼等實際行動,為我們國家代表隊「台灣隊」正名。如果說,中國國民黨拿「奧運模式」來為虎作倀,踐踏自己的國家地位及象徵,高雄世運已然為國際比賽在台灣,邁出不自我作踐,進而維持尊嚴的重要一步。

高雄世運同時凸顯,只要齊心協力,眾志可以成城。高雄市主辦世運,歷經民進黨執政時期,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一起努力,除了與世運當局折衝,理出以主辦國爭取尊嚴自主之道,並建設完成《紐約時報》讚譽為「人文氣息令人陶醉」,魅力不輸中國北京奧運「鳥巢」的主場館,且於開幕式結合鄉土、國際、傳統、藝術、文化與科技,展現台灣多元豐富文化創意及高雄在地特色,不僅感動了五百萬台灣電視觀眾,也讓至少二十個國家看到台灣。相形之下,中國國民黨對於高雄世運,從其地方議員於籌辦時的唱反調,到黨國要員寧競相前往北京奧運接受中國招待,卻以缺席高雄世運開幕式蓄意與中國隊唱和,台灣人民對此當然看得一清二楚。

高雄世運的順利圓滿,因而不但要歸功於綠色執政,繼高雄市政建設景觀脫胎換骨之後,又以主辦世運會讓台灣人揚眉吐氣,同時也必須推崇以南台灣為主的眾多義工及觀眾。大會統計顯示,至少有七千位義工,穿梭於二十三個比賽場館,從事各式各樣服務運動員與觀眾的工作。此外,有如本報獨家報導,一位擺攤的台南市民蔡宗益,臨時當起義工,憑著比手畫腳與熱誠,主動以機車載送自由飛行的金牌法國選手文森返回比賽場地。同樣令各國從選手到朗佛契主席所稱道的,是觀眾與市民的熱情友善,主動對運動員及世運會歡迎並協助的熱誠。

然而,這種從南台灣出發,表現台灣社會活力、樸素、自信、能力與積極任事的珍貴特質,儘管在高雄世運充分表露,且深受國際人士所讚賞,如今的執政者,非但棄之如敝屣,而且刻意加以嘲弄醜化。經濟部日前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所作漫畫人物,以住台南的「閩南人」、講台灣國語、學歷較低等刻劃對ECFA持異議者,即凸顯馬政府以刻板印象,歧視南部民眾的可惡心態;經濟部不僅應即回收,尹啟銘部長也必須向台灣人民道歉並下台。

高雄世運模式既已成形,明天的閉幕式,中國參加與否,即無關宏旨:要參加以接受台灣民主自由洗禮,台灣觀眾不會拒絕;再度缺席,亦只暴露自身雞腸鳥肚而已。比較重要的,很多台灣人要拿台灣國旗進場,以形成台灣國旗旗海,驕示世人;至於有人要持中華民國國旗以別苗頭,也應受到歡迎。畢竟,這一國旗受國共兩黨壓制久矣,而不限旗幟,包括雪山獅子旗,充分尊重公眾表達自由,正是高雄世運模式的核心精神,且係足以讓台灣人最終出頭天的要素。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