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語行銷世運

◎ 邱莉莉

二○○九年世界運動會將在台灣高雄拉開序幕,高雄市府密集放送廣告行銷,並由陳菊市長擔任代言人邀約全體國民共同響應,高雄辦世運,宛然台灣辦喜事。

高雄辦世運,鄰近的台南市也懸掛起熱烈歡迎的宣傳帆布,這具體反映出南部人對世運的共榮期待,若把高度拉到行銷層次,則南部人寄望的世運應是肩負凸顯本土價值、在地特色的國際盛事,但個人覺得在這部分的元素投入,高雄官方仍有認知不足的缺憾。

台北聽障奧運陸續找來成龍、郭富城等香港藝人做為代言人,外來城市的本質展露無遺,儘管星光閃耀卻也產生價值虛幻的迷惘,與此相較,高雄世運力邀棒球國寶曾紀恩老教練、以及許多代表台灣奮戰的各領域在地體育選手擔任開幕式護旗手,非常具有台灣特色,此一規劃相當令人喝采;但除此,高雄世運的台灣味還有添加的必要。

個人以為,台語文化廣泛運用在大會行銷是必須被執行的,大高雄與大台南兩處都是台語鄉土文化教育經營有成的重鎮,常民生活也是以台語為主要溝通工具,世運加強台語面向宣傳,可以巧妙地轉化政治異質企圖,還能讓國際見識台灣富蘊多樣文化面貌。

不少人都很希望陳菊市長能以其母語「台語」,做為主辦城市首長致詞、發表談話的語言,這非但無損運動會的隆重性,且更可讓友誼久遠,若此,高雄世運會將成為喚起台灣人自尊意識的重要始點,國族主義的形成也有機會順勢而起。 (作者為民進黨籍台南市議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