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治水切忌亂投醫

■李根政

這次桃園、高屏的停水,都是原水的濁度過高。根據綜合的研判,歸納其成因,應上溯自一九四五年以來國府治台的森林大破壞,先摧毀台灣最根本的維生命脈,此為山地危弱的主因;二者,為伐木闢建的數千公里林道、以及北、中、南的橫貫公路,一方面是造成源源不絕的土石,二方面成為農業上山、山地濫墾、新聚落發展的絕佳途徑,完全改變山地的土地利用型態,永久性的重創山林;其三,因為水土不保,於是攔砂壩、擋土牆、消波塊等水泥怪獸試圖彌補潰爛的山林,無奈越補越大洞,反倒形成另一造災運動,攔砂壩成為零存整付的不定時炸彈;其四,由於山地保水能力破功,大雨一來,原本滯留山地,緩慢流出的洪水,一路狂瀉而下,平地根本無力吸納,淹水遂成常態;其五,淺山、平地加速開發,河川截彎取直,爭取新生地,原本洪氾區成為聚落,除非投下天文數字進行築堤、抽水站等排水工程,否則一定淹水;其六,沿海地區地下水超抽,導致地層下陷,只要一遇滿潮,無有例外,一定淹水。

在上述背景下,台灣的水庫一座座淤積,壽命逐年縮短,優養化、微囊藻等致癌毒素也正成為飲用水安全的威脅;歷來的攔河堰多數變成攔砂壩,原本的取水功能早已不如預期,近年來的失敗案例首推集集攔河堰,原本號稱可供水離島工業區八十六萬噸,如今僅能勉強在豐水期提供三十萬噸水,而原本說要提供雲林民生用水二十萬噸,減少地層下陷每年二億噸的水,則全數跳票;再者大樹攔河堰完工不到六年,同樣成為巨大的攔砂壩,往上游數公里,淤砂已和堤防等高,大雨一來便沖向大樹地區,造成嚴重農損。原本的每日一百萬噸取水功能,如今不到二十萬噸,海棠颱風之後,幾乎所有水利專家都承認「高濁度原水已經變成颱風、雨季時的常態!」

這表示水庫、攔河堰這種開發水資源的方式,已到了必需全面檢討、扭轉的地步,而黃金山、徐享崑等前水利官員即為歷來台灣水庫、攔河堰開發的主要推動者,如今這些重大工程一一破功,證明他們的專業、決策完全不管用,政府沒有找他們算帳就不錯了,還回過頭來找他們擔任治水主將,豈不是「請鬼拿藥單」,準備陷台灣的水資源問題萬劫不復?

目前的水患、缺水問題,絕非短期可以解決,如果要追究責任,就必需上溯國府治台五十年的經建部門全無永續思考,一意剝削土地的政策,如果沒有進行徹底檢討,往後災難只會加劇,無有緩和可能;另一方面,水庫開發派,這個長期以來壟斷水資源決策的少數官僚、學術集團、工程大財團,同樣需要重新檢驗,他們絕非台灣的救命仙丹,而是致命毒藥。台灣需要的絕非是短線操作的八年八百億的預算,或是指派一個舊思維的水利官僚擔任治水主將就可以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永續以核心價值的長期治水策略與決策架構,其中包括能夠進行跨領域整合的決策官員。(作者為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