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經濟復甦的關鍵在領導者是否心存台灣

五二○剛過,經濟壞消息接踵而至,既戳破了馬英九政府及其政媒啦啦隊所刻意營造的就職週年政績假象,也凸顯當今最清楚而根本的事實:無能又向中國傾斜的政府,不僅是我國經濟困境的罪魁禍首,也是整體經濟邁向回春之路最大的石頭。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今年我國第一季經濟成長負十.二四%,全年預估值負四.二五%,都創有史以來最大衰退幅度。整體經濟出現空前連續五季衰退的同時,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布世界競爭力調查,我國下降十名,由去年的第十三,降為第二十三。另外,由於一年來政府財政迅速惡化,不單國內的稅改聯盟指馬政府「台灣史上最敗家」,國際信評機構標準普爾除了已經調降我國主權評等為負向,未來也可能連降五級。對上班族來說,馬政府同樣害人不淺,失業率居高不下之際,今年第一季平均薪資減少十.○二%,經常性薪資下降三.二%,都創歷來薪資縮水最嚴重的紀錄。馬政府執政一年,經濟潰爛到這種地步,不但打破「中國國民黨比較會拚經濟」的神話,有如在野黨所諷刺的,「過去八年民進黨做不到的,馬政府做到了!」而且連兩蔣加李登輝三位總統執政五十年,也未見到如此不堪的紀錄。

面對這一連串前所未見的嚴重經濟困境,馬政府依舊能騙則騙、能哄則哄,強要台灣人民忘卻眼前經濟民生的極度痛苦;「曙光在望」、「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下半年顯著好轉」是從馬總統以降,政府大官就當前經濟困境所提出的最新台詞。這種說法,去年自其上任,經濟反轉向下之時,馬政府高官即不斷喊出「第四季景氣上揚」、「外資看好台灣」;今年初又有「景氣第二季見底、第三季回春」等悖離事實的放話。如今,歷來最嚴重的數據剛發表,經濟是否見底尚未可知,又見馬政府喊話,公眾其實對這類「民可使由之」的欺人之談記憶猶新,徒見馬政府老狗變不出新把戲,即連唬弄人民的台詞,也不會更新。

粉飾太平、不說真話之外,馬政府對現今經濟困局,顯然也判斷失準。馬政府上任不久,編列本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預估今年經濟成長五.○八%,與日前最新估測的數字,相差近十個百分點,完全脫離現實。即使原應講求專業的行政院主計處,對今年經濟預測亦一再摃龜,全年經濟成長率從二%,下修為負二.九七%,前天再降為負四.二五%。這樣的一再錯估形勢,當然使得馬蕭競選時所提的「六三三」承諾,亦即每年經濟成長六%、失業率三%、平均每人所得三萬美元,成為台灣經濟史上最大笑話之一。相形之下,經濟負成長十%、競爭力退步十名、失業率六%的所謂「十十六」慘境,反而一年之間,已是無能的馬政府幾近達成的現實,台灣人民有此執政團隊,真是欲哭無淚。

馬政府不肯面對現實的自欺欺人與阿Q心態,已經實質危害台灣。正由於不願面對現實,馬政府上任以來,對於整體經濟急遽惡化,非但毫無警覺,沉醉於「經濟馬上好」、「股市上看兩萬點」之類的幻象;一旦發現情況不妙,也只是病急亂投醫地採取包括股市喊話、減稅、舉債支出、發放消費券等短期應急之計,從未就長期因應內外環境大變所需大刀闊斧的經濟改革,發展產業,增進就業,認真進行實際的扎根工作。正因如此,今年IMD競爭力調查,我國在政府效能、基礎建設、總體經濟表現、企業經營效率等各項指標評比全面退步,不啻是對馬政府儘管面對嚴厲挑戰,卻只做表面工作的嚴重警告。

如果只是經濟施政無能,危害台灣還有一定限度。馬政府最重創台灣的,當屬馬英九心在中國、不在台灣的心態偏差,一年來透過與中國大三通,不但大幅開放台灣企業西進,還引狼入室,把台灣經濟前景完全寄望中國,對中國人員、資金、貨物門戶洞開,且亟欲與中國洽簽經濟合作協議ECFA。這一全面傾中政策,將導致第二次產業西進,把台灣推向中國勢力範圍,無以自拔。從而,台灣人民不僅要關切經濟回春遙遙無期,還必須擔心台灣陷入中國深淵難以回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