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俄哥倆好?

■洪茂雄

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將在八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分別在海參崴附近海域和山東半島周邊舉行。這項演習以「友誼 - 二○○五」為代號。

首先,中俄突破雙方的禁忌,展開一場雙邊都未曾有過與非結盟國家的軍事演習,至少反映下列意義:第一、雙方逐漸擺脫過去的猜忌,尤其長達數千公里的邊界劃定糾紛經過長時間的談判終告解決之後,在軍事上開始建立互信,走向睦鄰友好。第二、這場演習從演習地點的選擇過程及雙方均強調不針對第三國來看,顯然政治意義高於軍事意義。第三、升高亞太地區新冷戰的氣氛,隨著美日、美韓定期的軍事演習,先後有中英、中印、中法反恐及海上救援的聯合演習,其後又與俄羅斯展開較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反映亞太地區的新冷戰有若隱若現之勢。

其次,為何中俄雙方選擇此時此際舉行難得一見的軍事演習,懷有什麼意圖?

基本上,北京和莫斯科有乍看之下很正當的共同意圖:其一、加強在反恐領域上的合作,特別是針對新疆、中亞地區的伊斯蘭激進主義與分離主義。其二、聯合對抗美國的圍堵壓力,美國藉著北約組織及美日同盟,早已分別從歐洲及東亞進逼俄中兩國,在九一一事件之後又趁機進入中亞,頗使雙方感受到美國軍事圍堵的潛在壓力及威脅。其三、攜手處理北韓核武問題,北韓核武問題惡化對中俄雙方都沒有好處,因此本次演習地點選擇在靠近朝鮮半島的山東,也有雙方想控制朝鮮半島戰略局勢的考量。

除共同意圖之外,雙方還有如下的目的。莫斯科希望藉著此次演習,能使中國願意下更多訂單購買俄製武器系統,同時,經由演習瞭解中國軍力發展的程度。北京則想藉由演習,改善與俄國軍方的關係,使俄國軍方同意出售更先進、更具戰略性的武器系統,甚至包括核武在內。中國還希望挾俄國以自重,藉著莫斯科的支持來嚇阻美日同盟對中國的心理威脅。

最後,此一演習對亞太安全形勢有何衝擊?很明顯地,中國「霸權崛起」已成為亞太安全和平不穩定因素。俄羅斯在選定演習地點時,沒有接受中方在浙江沿海演習的建議,至少莫斯科認識到,該地區過於敏感,不願意對美日安保條約將台灣海峽列為「防禦目標」有所挑釁,並且也避免對台灣構成不必要的疑慮。(作者為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