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薪資大破壞危機

◎ 徐嶔煌

今年台灣恐怕會出現薪資大破壞與大失業潮的現象。失業率的關鍵不是在上半年,守住五.八一%沒有意義,而是在下半年。過去失業率的高峰大多在八、九月,因為新鮮人、包括畢業生、退伍軍人的就業需求大,至少三十萬人,所以失業率也最高。

但今年不同。問題在政府「以工代賑」的政策吸納很多失業者,但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屬於短期性,明年是否續辦,要看政府財政而定。換言之,本來九月會是高峰,但十月可能因為去年底開始的許多以工代賑的措施到期,屆時這些失業人力又陸續釋放回勞動市場,失業數字將大幅增加,再來要看政府明年財政是否能負荷,才能決定是否繼續雇用。

另一個可能的現象,教育部的「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預計提供三.五萬個勞動補助,教育部全額補助企業進用九十五至九十七學年度的畢業生,薪資二萬二千,另計勞健保勞退。重點是,為期一年的新鮮人起薪二萬二千補助,讓企業一手裁員、一手用國家補助的免費人力,對就業需求提升未必有幫助。

這樣為期一年的結果,將對已經逐漸下降的薪資水平造成破壞性的衝擊。企業拿新鮮人取代較資深的人力,又以二萬二千的基準衡量新鮮人的薪資,台灣的薪資斷層將擴大。七十年次以後、越往後、越晚進入職場越嚴重,這個世代的消費能力若沒有富爸爸富媽媽加持,可能會大幅減弱。低薪化、低消費能力,可能是台灣這個世代很難避免的現象。

而另一個在失業率數字中呈現的現象是,中高齡失業開始惡化加大,與去年三月相比,中高齡失業增幅為六十六.○一%,是各年齡層之冠,這對社會與家庭的影響層面更廣泛,被再雇用與創業不易的中高齡失業者,通常一失業就是長期失業,尋職周期也很長,政策工具也不容易有效輔助就業(因為勞動量較大、或者太低薪的工作,這個年齡層常常無法負荷、拒絕、或從事不久),政府目前的對策,只能延長中高齡的失業給付年限,這個年齡層的失業狀況在未來將變成一大社會問題,因為對家庭的影響力最大。

政府要很謹慎,勞動市場如履薄冰,不是靠兩岸政策就可以救失業;產業政策失衡,可能對就業市場雪上加霜,讓台灣勞工的薪資往中國水準靠攏!

(作者為台灣人力資源協會秘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