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尹部長 邏輯有問題

◎ 陳重信

尹啟銘部長認為,「若不簽ECFA,石化、機械產業便會出走。」這種想以石化機械產業綁架ECFA,進而近乎威脅的邏輯是很不道德的。假如像尹部長所言,不簽就出走;那麼,筆者建議目前仍在環保署進行二階環評審查的兩個重大開發案—台塑大煉鋼廠及國光石化案,應該立即擱置或停審,甚或撤回,以免在反對簽ECFA民意這麼高漲的同時,浪費國家資源、社會成本,甚至投資成本。

然而,假如尹部長對這兩大開發案「若不簽就出走」的談話不是在說笑,那麼, 全國關心環保人士一定額手稱慶,尹部長的談話更加深堅定國內反對簽ECFA的力道。因為,這兩大開發案一旦動工,每年將排放二千二百萬噸的二氧化碳,約近全台灣目前排放量的十分之一。二千二百萬噸有多大?做個比喻,每百萬人關燈一小時,大約可省下二氧化碳排放二百五十噸;所以,為了省下二千二百萬噸排放量,必須有接近九百億的人同時關燈一小時才能達成。全地球人口不過六十五億,那裏去找九百億人同時來關燈?

根據尹部長同樣的邏輯,問題又來了!不簽ECFA就出走,亦即簽了ECFA,這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石化產業便不會出走。如此一來,這些每年成長一成以上的高排放二氧化碳產業,勢必又將使馬英九二○一二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之政見多一樁跳票。這也難怪行政院長劉兆玄在全國能源會議閉幕時,重申「核能作為邁向低碳社會的過渡期,乃是既成的事實」。原來所謂過渡期的「事實」便是想用核能來掩蓋高排放二氧化碳錯誤產業政策之不爭的「事實」,這好像是在向高利貸地下錢莊借錢的心態, 期待「低利還款」又夢想成為「低碳社會」,這個「高利貸政府」既期待ECFA,又想達成馬英九低碳政見,無異是緣木求魚!

(作者為現任台北醫學大學國際衛生講座教授,前環保署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