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受虐女童為何被送往台中?

■郭正典

一個四歲女童被她酒醉的父親毆打成顱內出血,由於在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大台北地區找不到神經外科加護病床,而被轉送到兩小時車程外的台中就醫,延誤治療時機達六小時。此事已引發輿論廣泛的議論。目前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加護病房床位之有無及緊急醫療網是否失靈上,這也是當初仁愛醫院決定將病人轉到台中去的原因,其實此事件的發生重點可能不在這裡。

顱內出血病患的轉送是很危險的事,因為此時病人的腦部組織及血管都很脆弱,在轉送過程中其顱內出血可能會進一步擴大,使血塊壓迫更多腦部組織,甚至腦幹,而導致腦壓升高、呼吸不順,危及病患的生命。由於路途上的顛簸,病人抵達後送醫院時即使有加護病房,可能也沒法救了,或急救後果不好。因此,若非必要,實不宜貿然長途轉送這類病人,立即就近開刀處理顱內出血才是正辦。

許多重症照護的醫師是麻醉醫師出身的,很多加護病房裡的設備,手術室或恢復室裡都有。因此,像本案這樣的病患,就算一時沒有加護病房可用,有經驗的醫師也會設法先開刀救治,然後再盡力挪床。挪不出病床時就把病人留在手術室或恢復室裡照顧,直到有適當的加護病房床位為止。必須注意的是,加護病房床位只是方便照顧病人的工具而已,床位本身並不是治療,只有手術止血及拿掉血塊才是治療。手術後若無加護病房床位,受影響的是術後照顧的品質。但若為了苦等床位而不趕快開刀,則受影響的是病人的腦組織。本案的醫師以為要有加護病房床位才能開刀,甚至以為一定要有神經外科加護病房床位才能開刀,這應是誤解。

仁愛醫院只是地區性的綜合醫院,並非醫學中心,由非醫學中心的醫師來處理醫學中心才辦得到的事,實在強人所難。SARS來襲時,市立和平醫院的醫師們無力抵擋,現在遇到受虐女童這種突發事件,仁愛醫院既無力處理又無法就近找到醫學中心支援,似也不能苛責之。如果場景換成是台中地區的女童因當地的醫療資源不足而不得不轉到台北來就醫時,社會大眾是否也忍心苛責不得不轉診病人的醫師呢?

(作者郭正典╱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