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范蘭欽」現象是馬政權傾中反民主的必然效應

行政院新聞局昨日召開人評會,通過將該局駐多倫多新聞組長郭冠英調回台灣並將全案移送公懲會調查,此一處置,我們不希望是「挺兩天就過去了」、為平息社會眾怒的「斷尾求生」、「棄車保帥」應付之作,整個馬政府成員都必須從「范蘭欽」事件中嚴肅正視並思考:馬英九主政下,何以妖風大作,其背後所呈現的原因是什麼?而我們的公部門又究竟還有多少個「范蘭欽」隱於幽微之中,蠶食蟲啃台灣社會共同的信賴價值?

身為公務員,郭冠英是不是「范蘭欽」,是很重要,但還不是這個事件令人厭惡齒冷的全部,關鍵在這種反人類的可鄙言行出爐後,它所投射於台灣政壇的顯影為何以及台上政客以何種方式回饋與反應?因此,追根究柢應該探究的是,什麼樣的土壤會長出此等毒草?什麼樣的空氣會讓如此黑暗勢力重新席捲而來、更加肆無忌憚的囂張宣洩?

要徹底歸納出答案,至少必須從三個層次來檢視二○○九年出現在國民黨政府的「范蘭欽」現象。透過所謂「高級的外省人」、「流了我中國人的血」、「武力解放歹丸,實行專政」,至於「台巴子」、「倭寇」、「鬼島」所構成的思想體系,甚至九職等可以佔十二職等缺的特權疑雲,這是一個涉及國族認同、國家忠誠的嚴重問題,這也是典型少數統治的偏差心態顯例,這更是彰揚族群病態優越的具體投射,「范蘭欽」就此三者進行總體現,卻以「泛藍軍」的諧音自況,挑戰的不是旁人,而是執政當局及其扈從能否做出是非選擇與黑白處置,給台灣大眾一個清楚交代。然而截至目前為止,相關事態會朝什麼方向發展卻仍有待觀察。

「范蘭欽」現象與其說是疑似郭冠英的個人問題,不如說是新政權遂行傾中、追殺、反民主本質的必然結果,這個執政團隊雖由非「高級的外省人」佔多數的選民所選出,但其少數權力階層卻的確是由「高級的外省人」所掌握,這些盤據在主要權位上的代表人物,高比例的多是李登輝國民黨時期,於民主改革進程中站在對立面者,這群同質性極其類近的組合,在台灣的人口比例下,無庸置疑是由少數管理多數,一個少數統治的政治結構欲求穩定,謙卑執政是基本要項,但偏偏這個政府實施的是「無祖國的殖民統治」。由於中華民國形式上已經被滅,無宗主國可言,故而採取的手段更為激進,察看「范蘭欽」所呈現的粗暴語言,不正是如此!

以馬英九最近接受專訪的言論為例,他自信滿滿地說「關於台灣未來的立論,我成竹在胸,思考過很久」,又說「兩岸是特殊關係,不是國與國關係,十多年前就解決了(指國統會定義一中),有人忘了,才會驚訝!」此番邏輯對照於日來一些民調一致凸顯台灣最新民意對馬兩岸政策內容與走向的不信任度上升,說明當國人期期以為不可之際,馬英九依舊自以為是的以為其一人的「英明」即可取代全民意志,眾人顯然成為其眼中的愚民,故而無須溝通、不必同意、一切我說了算的獨裁霸王思維充分暴露,這種毫無忌諱的瘋狂專制言行與「范蘭欽」又有何異?

由此可見,「范蘭欽」不只是一個人,而且是一個集體的代號,馬政府將郭冠英高高舉起,未來會不會輕輕放下,當然值得各界持續關注,但是這對捍衛台灣民主免於棄毀根本不夠,全民必須以更大的力量阻止這種缺乏煞車制衡的一黨獨大逆流反噬人民當家作主的應然。選票是制裁傲慢政權的最直接武器,被視為泛藍鐵票區的苗栗縣立委補選已經破了一個口,未來能不能成為決堤的啟動點?這是「范蘭欽」現象會不會繼續坐大橫行的關鍵。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