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水果能賺多久?

■陳淑恩

中國慷慨地對台灣十五項水果片面免關稅。我的看法是:有好康的,大家一起賺。但是,要賺要快。

最基本的經濟理論之一,是消費者的需求(購買)決定於產品的價格和消費者的所得水準。當價格愈低,購買的就愈多;國民所得愈高,購買能力也愈強。

中國的每人每年國民所得不到台灣的十分之一(分別為一千美元和一萬三千美元),上海市的每人每年國民所得不到台北市的十分之三(分別為五到六千美元和二萬美元)。佔台灣水果生產五十五%的南部在今年六、七月皆遇豪大雨,而水果產量大減;自六月初至八月初果菜批發市場批發價格,蓮霧上漲一倍(約為每公斤五十五元),愛文芒果漲四成,金煌芒果漲五成,台灣消費者喊太貴買不下去(不是買不起)。

報載台灣蓮霧到上海每公斤可以賣到四百元;這些出口商何其幸運能碰到這些中國頂級的消費群,他們對台灣水果業者太有愛心了,至於對每月五十八元人民幣收入的中國農民,是只能抱歉了。

國際之間的貿易,是因為兩國之間有價差。當台灣農產品的價格愈高,農產品走私就愈嚴重;反之,則連走私也不划算。

台北市果菜批發市場九十三年全年及七月平均水果批發價格分別為每公斤二十五點七五和二十四點三八元,台灣九十三年生鮮和乾製水果出口到整個中國總共才六五七公噸(佔台灣出口的一點三%;九十三年台北市果菜批發市場平均一天水果交易量七五○公噸);台北市果菜批發市場九十四年七月平均水果批發價格每公斤為三十七點四七元(漲五成以上),不知台灣九十四年水果在省下以CIF計之十至二十%關稅下,出口到中國是否能有突破?

我只能希望會有奇蹟出現,因為這種不符合經濟理論的現象,恐怕維持不久,所以要賺要快。

加上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必須對所有的會員國一視同仁;中國這次對台灣水果免關稅優惠措施,在兩會員國無簽署FTA下,若其他的會員國要求比照辦理,免關稅的戲就停演了。

因此,要賺要快!明年、甚至明天是不是還有這麼好康,只有老天爺知道。(作者為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