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去虛功,做實事將是馬政府成敗的關鍵

過完農曆春節,總統府昨日舉行新春團拜,政府部門開始收假上班,在長達九天的節日中,地球不僅沒有停止運轉,國際情勢並且瞬息萬變,無一不相互牽動各國下一步的政治與經濟走向。台灣做為一個對外依存度至高的世界島,任何內向型的媚俗討好皆不足以成事,如何準確掌握全球大氣候的變化,調整好前進的風帆,避開險地順勢而行,才是民選總統適格與否的頭號挑戰。

在台灣放大假之際,之前已經蠢蠢欲動的平壤片面宣布與南韓的所有政治與安全協議全部失效,伊拉克正舉行決定美軍撤軍速度的全國性大選,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主席胡錦濤的通電中要求更正全球貿易失衡問題,並正面看待中國在六方會談中的主導角色,而美國的振興經濟方案刻在國會審議,美股七個交易日卻翻黑作收, 世界真的很不太平。

各國領袖在骨牌連鎖效應下,新的一年無不仔肩沉重、考驗更加嚴峻,這些壓力顯然是不能憑藉拜遍南北大小廟宇、四處喊口令發紅包,搭築不著邊際的雙馬秀,就可以紓解的。處境格外特殊的台灣,在大國的夾縫中拓植小國的茁壯發展之道,尤其必須具備過人的勤奮、眼光、智慧、勇氣等主政素質,才能靈活為用,化險為夷;而首當其衝的關鍵議題,則是能否把中國問題與對美關係平衡放在確保台灣生存的天平之上,並且隨時審時度勢調節穩控。但是馬英九總統所率領的團隊,過去八個月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有待開年後以具體作為重建信心。

在對中關係上,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胡錦濤藉「告台灣同胞書」三十週年大會所發表的「胡六點」,對內是對「江八點」取而代之的權力宣示之作,對外則是就台灣馬政府上台後一系列「親善政策」的正式回應;此一落實在外交兩岸國防各項施政上的「親善」是兩岸對峙六十年來所僅見,甚至主權也祭出為標的物,但是「胡六點」卻以六十年不變的「一個中國」為核心,繼續企圖以此做為框住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最重要框架,可以說一句也不妥協,一步也沒有退讓,這個根源矛盾,馬政府不能視而不見,還必須胸有方略的告訴人民他有辦法應對。

「胡六點」雖然提出兩岸共同發展國際空間,結束敵對狀態,但是至今未有實際行動,更以「維護(中國)國家主權」為協商對外事務的前提,所謂的空間實則被包得密不透風。然今年五月的世界衛生大會獲准為觀察員,甚且已經成為馬政府準備向國人解釋其對中親善政策有效的唯一寄望。稍微了解國際組織的人都知道,一年一次資格的世衛大會觀察員既無關主權,對岸也肯定將在國家名稱上給台灣穿小鞋,美國學者沙特日前就非常誠實地說,即使台灣加入了,他看不出有什麼好高興的!如此公開大倒冰水、揭開謊言,難道馬英九今後還膽敢矇騙欺瞞、驕其妻妾?若不是,則政府該有的策略又是什麼?

涉台學者金德芳最近直搗黃龍的犀利提問,十分發人深省。馬政府確實有義務對國人詳細報告,那就是台灣目前高速行駛的中國特快車如果無法到達獲致政治與經濟利益的目的地,政府有沒有規劃第二個計畫?有沒有能力執行?如何確保第二個計畫確實有效?

在加足了對中國一方的砝碼,天平另一端的對美關係上,馬政府在歐巴馬上台後做出了什麼等量、對應的努力,可以建立並確保彼此的充分信賴與同盟合作?是繼續所謂的外交休兵、消極不作為嗎?

有別於去年多數人民的「讓馬做做看」,當中國什麼也沒變、什麼也沒給的例證歷歷在目後,今年馬政府想以打中國牌充政績的起步條件已經今非昔比,易之以更冷峻的眼光要馬英九去虛功、做實事的要求必然排山倒海而來,主政者是否回應民意、謙卑自省?將決定國運成敗。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