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上林苑之1859vs.35萬

◎ 鄭佑璋

今年五月底,北高兩市動物園爭奪動物園復育成功的台灣黑熊歸屬權,並未引起社會關注;而曾經爭奪飼養台灣黑熊的台北市立動物園,給予台灣原生種的黑熊飼養預算是每頭三十五萬,但編列大貓熊的飼養經費是每頭一千八百五十九萬,相較之下,遠來是客的待遇比較優渥,原住民在飼養空間、預算,比較克勤克儉。

將貓熊千里迢迢運到台灣,遠離原生地,這就是台灣的自然保育概念嗎?這只是將台北市立動物園當成完成一項收藏品的現代「上林苑」,增加觀賞者對於貓熊的知識,以及證明台灣具有飼養能力。除非台北市立動物園,能讓民眾在讚嘆貓熊長相可愛之餘,還能深刻的思考動物也有生存權,也有拒絕成為人類玩物的權利,讓大貓熊為台灣的動物尊嚴,以及本土動物的保育盡一份心力,這才是台北市立動物園標榜的:「認識新朋友,保育向前行」。否則真是:「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教台灣黑熊情何以堪?(作者為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碩士,待業中)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