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鼓勵企業西移以創造就業機會是一場騙局

馬英九總統日昨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強調,他並未感受到有要求他放慢推動更緊密兩岸關係的政治壓力。十一月初,陳雲林來台協商、簽署國共四項協議,當時引起廣大的群眾示威抗議活動,一直到現在人民的怒氣未消,學生抗議運動也方興未艾。但是,按照馬總統上述的說法,他對民眾質疑他以經濟為掩護追求終極統一,可以說是麻木不仁、無動於衷。

在訪問中,馬總統還聲稱,國共四項協議獲得台灣民意的廣泛支持。我們實在不知道,民意支持度低迷不振的馬總統所謂的支持民意在哪裡?如果有所謂的民意的廣泛支持,馬政府還需要動用大量的警察鎮壓抗議民眾嗎?昨天凌晨還需要動用警察拂曉攻擊,把在自由廣場靜坐的學生粗暴架離嗎?馬總統身為國家領導人,竟然在國際媒體面前公然扭曲民意,簡直不把民意放在眼裡,真不知道他的民主修養何在?

看來,儘管現在台灣陷入經濟困境,投資信心低落,失業率屢創新高,人民苦不堪言,馬總統依舊不想苦民所苦,依舊要一意孤行地推動更緊密的兩岸關係,促使兩岸從經濟整合邁向政治整合。可以想像,在全球金融海嘯襲擊台灣之際,馬總統還是會推動所謂的大幅鬆綁,不惜讓台灣面臨歇業潮、失業潮,以至於最後台灣經濟只剩下鎖進中國一途。馬總統跟民意實在脫節太遠了,因此感受不到多數民眾對馬政府向中國傾斜的憤怒。

不僅如此,上任半年就讓台灣人民「馬上苦」的馬總統,剝奪了國內勞工的就業機會之後,得了便宜還賣乖地說,他們家裡,他一個人找到工作,卻令三個人失業。在台灣實質薪資不增反減的情況下,馬總統月薪四十六萬元;在年關將近且失業陰影更嚴重的情況下,馬總統還可以領高額的年終獎金;而且總統夫人周美青今年退休,還領到將近一千二百萬元的退休金,台灣勞工多少人擁有這些爽快的生活條件?馬總統的「訴苦」,真是不倫不類。

事實上,馬總統應該嚴肅思考的,不是家裡有三個人失業,而是自己找到工作之後,卻讓愈來愈多的頭家丟掉飯碗。馬總統或許至今還不知道,他從高票當選到現在才短短的半年多,民意對他的不滿意度便超過滿意度,與此息息相關。而其原因便出在,馬總統大幅鬆綁中國投資限制,方便了產業、資金的加速西移,反而使國內的投資信心低落,工作機會隨之減少。按照馬總統之意,未來他還是要推動更緊密的兩岸關係,如此一來台灣有更多企業歇業,更多勞工失業,乃是必然的結論。

可笑的是,馬總統還誇下海口說,希望於明年十月前創造十二萬個就業機會,亦盼於明年十月至二○一二年任期屆滿期間,再創造二十二萬個就業機會。馬總統一方面鼓勵產業、資金西移,另一方面又沒有投資台灣的具體行動,如何創造三十多萬個就業機會?政府發放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鼓勵大家消費製造經濟假性繁榮,或者撥款創造短期工作,企圖在統計上降低失業率,並不是創造實質的就業機會,這種花招鐵定只有煙火秀的曇花一現效應。

從大選期間的六三三承諾跳票,股市上二萬點變成笑話,到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為負一.○二%,馬政府最大的錯誤便在於鼓勵企業西移,而非提振國內投資信心投資台灣。這種沒有顧台灣、顧台灣勞工腹肚的政策,繼續走下去不僅創造不出國內的就業機會,而且極可能會在馬總統任期屆滿期間,讓台灣再失去三十萬個甚至更多的就業機會。老實說,聽到馬總統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所言,數百萬的台灣勞工都在剉咧等這種厄運,因為馬總統把台灣搞得民不聊生至此,還在玩弄更緊密兩岸關係以創造就業機會的騙局,以遂其終極統一的目的。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