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石門水庫淨水之道

■李國根

每遇颱風或下大雨、石門水庫洩洪後,桃園地區都要停水或分區供水。因石門水庫洩洪時,乾淨的水洩到大海,把混濁的水留在水庫內,整個水庫的水非常混濁,自來水廠無法處理,每每使縣民遇到颱風便無水可用。這是石門水庫當局最大的困擾,更是桃園縣一五○多萬個縣民、與數萬家工廠的惡夢。

如何把乾淨的水留在水庫裡?建議在阿姆坪或龍珠灣底部,鑿個洩洪隧道到大漢溪,洩洪時直接將上游混濁河水排到大漢溪,阿姆坪到大壩之間的乾淨水質即可保持不動;不因大雨使原水混濁、自來水公司無法處理,全體縣民飲水的問題可迎刃而解。而洩洪口到後堰池這段可築水壩蓄水,可增加水庫的蓄水量,提供板新水廠及桃園大湳水廠供水,可解決人工造湖的問題。

石門水庫是攔截式的水壩。整條溪流的砂石都會沈積在水庫。目前上游的巴陵大壩、榮華大壩都填滿砂石,下一個要填滿的就是石門水庫;而石門水庫是桃園縣唯一的水源,其嚴重性值得全體縣民及執政當局關注,從阿姆坪鑿洩洪隧道洩洪,需洩洪時,原水混濁度最高、含沙量最多,直接從阿姆坪洩到大漢溪,可以減少石門水庫大量泥沙的沈積,亦可利用洩洪隧道抽石門水庫的沈積泥沙到大漢溪,順水而流,雙管齊下,可延長石門水庫使用年限。

大漢溪在石門大壩上游是向西南流,在大壩下游轉東北流,石門大壩建築在轉彎地方,有天然的地理條件提供鑿洩洪隧道。從阿姆坪鑿洩洪隧道大約七公里、從龍珠灣鑿洩洪隧道約五公里,工程部分並不困難。

希望有關當局邀請學者專家集思廣益、慎重思考這個建議。(作者為青果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