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權力舞台,政治祭壇

李敏勇

馬英九勢如破竹,在國民黨主席競選輕取王金平。懸殊的比數,反映出國民黨人視其為「復辟救星」的期待感。這是繼宋楚瑜 - 雖然脫黨仍獲黨人在二○○○年總統大選的高支持率之後,另一位「救主」的出現 - 儘管復辟的國民黨中國,其實只是政治殘局,自一九四九延續迄今未解的殘餘國家局面。

對共產黨中國 - 蔣介石視為賊寇,不與兩立的一個崛起新中國,國民黨已無招架之力,顯現的也是漢賊易位的情勢。但國民黨對於掌控國民黨中國,仍然沒有放棄氣力。李登輝自蔣經國接班的十二年政權,雖然仍為國民黨政權,雖然其台灣化是國民黨轉型再生的充足機會,但殖民體制的意理畢竟是中國的。李登輝體制十二年的腰斬是國民黨回復蔣經國,甚至蔣經國之前時代的必然之途。

李登輝的折衷主義,以提名連戰這位半山做為過渡時代的台灣國家領導人,但宋楚瑜不服。宋楚瑜既脫黨競逐,國民黨人吃連戰投宋楚瑜。連戰慘敗,宋楚瑜差一點登上台灣國家領導人位置,阿扁總統民進黨政府僥倖而取國民黨中國而代之。這驚險的政治歷程,彷彿昨日。而阿扁總統進入第二任期,眼看民進黨政府八年執政已過高峰期。既未在政黨輪替時,列舉台灣的國家重建和社會改造清單,概括承受的政府,現在成為肩上推卸不去的責任了。

馬英九在國民黨內的脫穎而出,而且無人能攖其鋒。雖然國民黨未必是台灣的縮影,但民進黨政府阿扁兩任總統,在執政的權力舞台 - 就像政治祭壇。復辟力量的全力反攻,反攻大陸不成,砲口朝內可是有一定威力,況且國民黨現在以「光復台灣」為己任,在權力城內的民進黨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繼宋楚瑜之後,被國民黨人視為「救主」或「復辟救星」的馬英九,既有國民黨流亡意識症候群的孤臣孽子的全力擁戴;他也有新的世代像 - 一掃國民黨長期以來官僚、黨棍的老賊形象。其偶像政治的魅力性,在媒體操弄下的浮光掠影眩惑人心。王金平以傳統國民黨樁腳政治之不堪一擊,連自己家鄉也失守,不只殖民體制意識頑強,被殖民症候群也一廂情願投其懷抱,長期以來參與鞏固國民黨政權殖民體制的台灣黨人誤以為「本土化」是加持,可以休矣!看看王金平既切除自己的台灣心,又糟蹋李登輝,結果呢?自取其辱而已!

阿扁總統民進黨政府在政黨輪替後,接管經營殖民體制,儘管以台灣中華民國替代國民黨中國。但既為虛構,殘餘、他者的國家條件,國民黨比民進黨更道地。如果阿扁總統民進黨政府無法有效加以重建,就會陷於殘局的爭奪,沒有顯現創造新國家局面的有利條件。許多專制獨裁國家,換黨統治之後常以一任總統就被顛覆。二○○○年,許多台灣改革論者選阿扁,二○○四年以選台灣促成阿扁總統連任。八年的任期是權力,也會是包袱。

國民黨在馬英九出任主席之後,進入一個告別元老的新世代局面。國民黨遺老們雖為王金平嗆聲,認為王是可以控制的代理人,認為王不會有李登輝的知識力與意志力,認為欲復辟國民黨政權「光復台灣」仍須藉台灣國民黨人效汗馬功勞。但國民黨人的盤算顯然不一樣,唯馬英九也!

蔣經國時代選擇台灣人當副總統,李登輝時代選出生於中國大陸黨人當副總統。如果台灣人不爭氣,在國民黨內的台灣國家領導人搭配,應該就是馬和台灣人搭配。在台灣國家和中國國家未釐清定位之前,國民黨開的這條「馬路」可以說是「回到從前」。受台灣人民之託鞏固台灣國家主權的阿扁總統民進黨政府,得好好注意國家的路況才行。畢竟權力之路也是責任之路! (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