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觀音菩薩與土地公是這樣對待子民嗎?

馬英九總統日前在南港科學園區第三期啟用典禮指出,中央與地方政府在面對災難時,要各司其職,如同拜神,中央政府拜觀音、玉皇大帝;地方則要拜土地公,而土地公的特色就是有求必應,地方政府就是要扮演土地公的角色。馬先生此番言語,看似愛民,本質上卻不脫「不問蒼生問鬼神」的荒謬,政府本有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責任,若是災難降臨,政府未能積極解困,只是祈求上蒼的庇佑,顯然失職。平心而論,這種看天吃飯的施政態度,正是馬英九上台近四個月處處招惹民怨的原因。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聞聲救苦,而土地公則有如地方父母官,隨時庇佑在地的子民。馬政府的官員若真有菩薩心腸,愛護它的子民,苦民所苦,先天下之憂而憂,必不致造成今日施政滿意度急墜,恍若掉入無底深淵。令人訝異的是,馬政府可謂學歷顯赫,洋博士、教授充斥,亦有藍營執政時期遺老,若謂彼等不是人才,或是缺乏執政經驗,顯非公允之論。然則此一濟濟多士的政府,何以上台伊始即被人民看破手腳,面對任何難題挑戰,如袖手旁觀則結果還好,一出手便露出馬腳,導致事態更加嚴重,幾至無法挽回的地步。問題的癥結,正是馬先生及其所屬政府官員欠缺馬先生所一再標舉的「苦民所苦」悲憫心態,未能似觀音菩薩聞聲救苦,以及土地公有求必應。因此,人民無論處於天災、股災,都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生命財產面臨重大威脅,卻求助無門。

馬英九主政後,台灣的主權、尊嚴與經濟優勢逐漸流失殆盡。馬先生的中國政策已走向終極統一的不歸路,吾人一再苦口婆心,提出諫言,無奈馬先生顯然心意已決,執意不回頭。除了此類國家生存的重大議題,馬先生雖以救經濟為選戰主要訴求,但面對財經民生議題,亦顯得低能,如新聞局長史亞平所稱「沒有藥方」,不知如何著力,只能以口水救經濟、救股市、救各種災情。坦言之,當前國際金融情勢惡劣,任何振興經濟方案在此大環境下,雖有難度,但馬政府仍可在許多細微之處用心,無須耗費太多資源,即可降低人民的痛苦指數。

例如物價。馬上台後無視油價為物價之母,油價一旦上漲,必然帶動百貨飛漲,竟以尊重市場機制為由,使油價一次漲足,果然引發物價連動上漲,一發不可收拾。但最近國際大宗商品重挫,紐約原油由一桶一百四十七美元跌到近日的九十元上下,若是苦民所苦的政府,對於民眾有利,可以舒緩民眾痛苦的事,必然優先處理,即時大幅調降國內油價,豈會不知通權達變,拘泥週五調價的規定?同樣的國際小麥期貨價格也從半年前的高點下跌約四成五,黃豆、玉米跌幅均超過三成,何以國內食品價格卻在上漲後就調降不下來?如果馬政府真正苦民所苦,必然全力追查物價,該降就降,減輕人民的負擔。隨著國際原油、原物料、農產品價格的下跌,通膨壓力趨緩,加上國內消費低迷,政府若能迅速督促業者降價,必能增加消費,使幾近停滯的經濟獲得再次啟動的動力。吾人無法理解,只是即時調降油價,要求食品調回合理價格,有何困難?連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還好意思說「苦民所苦」?

執政者應該視民如子,不忍其受苦受難,因此能夠減少民眾痛苦的事,政府能做就應儘早去做,相反的可能增加民眾負擔的事,則能延後實施,就應儘量拖延。這樣的政府,才似觀音菩薩與土地公,能夠聞聲救苦,拯救斯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設若執政者已麻木不仁,毫無慈悲心與同理心,光會講些冠冕堂皇的口號,根本無濟於事。國際通膨壓力逐漸緩和,但馬政府主政下的台灣,物價仍在高檔,僅此一事,就足以證明馬先生毫無苦民所苦之心,只會耍嘴皮、裝無辜。這麼無能又麻木不仁的政府,已經無法獲得人民的尊重與信任,它的執政已經變成台灣的最大危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